时下,生态循环产业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许多人奔走相告的“致富经”。闫升伟就是其中一位,几年前,他还是一位货车司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这些藏在土里的“小家伙” ——蚯蚓。
闫升伟说,有一次他在服务区停车休息, 看见路边一溜一溜的小东西,当时不知道是在干啥,一问才知道是养蚯蚓呢,感觉很好奇,回来在网上看了看,挺感兴趣,就出去进行考察、学习技术,之后就搞起了养殖。
虽然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但闫升伟还是做起来了。初出茅庐,面对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由于对养殖技术不精通,第一次拿回来的种苗全死了,之后在供货商那里住了半个多月,人家出货时,自己就跟上看,慢慢学习经验。
最终,闫升伟逐渐摸出了这里面的“门道”,他的这部“致富经”总算是念顺当了,而养殖场里的牛粪、工厂里的污泥、剩菜残羹都可以经过蚯蚓的“消化”成为有机肥,而蚯蚓本身也可入药,可以说浑身是宝。几年下来,他的养殖规模也从刚开始的不到半亩扩展到了现在的三亩多,一年可以消耗300多吨牛粪。同时,他还把生意做到了吕梁、大同乃至陕西内蒙,尝到了生态养殖的甜头。
就连春节期间,他每天也忘不了到大棚里亲自照看这些“小宝贝”。
闫升伟说, 北方冬天的温度比较低,必须得有大棚,这样温度会高一些,一般需在十度以上,夜间最冷的时候也得是零度以上,每天要把棉被卷起来,让太阳光照射。湿度方面,冬天不用每天喷水,十来天喷一次,控制在60、70%左右就行。
从一个“门外汉”蜕变成一个“百事通”,每一次微妙的变化都是闫升伟努力奋斗的见证。新春伊始,闫升伟也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先把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再带动周边的有志青年、想创业的朋友,周围的老百姓也可以加入到有机种养行业,让大家吃上有机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