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产业:凝聚经济增长新动能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2-09 19:31 197 0

深冬时节,在运城大运重卡的总装车间内,每过五分钟,一辆崭新的传统燃油重卡就投放到生产线。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每两分钟就有一辆纯电动汽车下线。2017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这其中,汽车制造等非煤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贡献力”可圈可点。
  转型发展为山西经济注入持续增长动力。回看2017年,经济增速从一季度走出困难时期,到上半年步入合理区间,再到前三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发生的积极变化,为全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在完成既定任务关闭18座煤矿、退出产能1740万吨后,我省再次“加码”,关闭煤矿9座,退出产能525万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前三季度,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7.2%,高于二产16.7个百分点。
  除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算得上是山西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除汽车外,重载机车、高铁轮对、大型起重机、无缝钢管轧制成套设备等30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也有一定优势。
  山西在精心做好非煤这篇大文章。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6.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2%。
  非煤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7%,汽车产量增长3.3倍。2017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制造业增长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制造业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4%。
  为做好非煤文章,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创新驱动在新兴产业的关键节点持续发力,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投资基金,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前11个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9倍。
  创业创新注入活力。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9.8万户,同比增20.8%,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认定936家。新增30个省级创新平台和71个创业孵化平台。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涉企合同执行难整治等9个专项行动。2017年前11个月,非煤产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加快、占比提升,增长14.3%。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19.6亿元,增长16.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8%。
  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快于全省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8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47.6%,新材料产业增长8.6%,生物产业增长11.1%。
  另外,旅游消费持续活跃。全力推进文旅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步伐正在加快,旅游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全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26.2%,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26.5%。新业态快速成长。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27.9%,快于限上消费24.6个百分点。
  “从各产业用电量最能看出经济发展走势。”省统计局工交处有关人士介绍说。2017年,我省新产业用电量大幅增长。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2.5%,快于第二产业1.4个百分点。从主要工业行业看,非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长15.2%,快于高耗能行业4.8个百分点。从新产业看,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增长49.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33.5%。

(记者/齐泽萍)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3、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