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行业两家霸主级的企业万达与万科决定展开战略级合作,他们一致尝试通过 “轻资产”与业态互补来解决体量快速扩张中庞大的资金需求。这一切是建立在他们都对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保有极其乐观的预期,虽然分析人士时常会悲观的认为这一业态看起来已经充分饱和。
5月14日,万达与万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万达集团董事长及万科集团总裁郁均表示双方还没有具体的合作细节可以披露。“核心的就是发挥各自优势”,王健林称。
万达官方称未来双方合作主要通过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的形式来进行,即由万达投资项目中商业部分,万科开发项目中住宅部分。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从三个层面:万达和万科将共同组成由双方集团高层担任领导的联合协调小组,互相交流项目合作信息;双方将长期进行合作;由于万达和万科都有海外发展计划,未来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国内,也将在全球展开。
王健林在现场表示,双方的合作“我们双方合作如果仅仅是拿一个万达广场综合体,我干广场这一块,他干广场这一块的住宅,这个是粗浅,我们有更深层次,更长期的战略合作。内容是很多的”
其透露,双方肯定要成立合作公司,“两个这么大的集团之间来合作,无论从风险,无论从财务,从融资,从控制都是不可以的,哪一个项目合作就要成立一个合作公司,再合作一个,还会再成立一个合作公司。”
“我们双方合作绝不仅限于万达广场周边土地的开发,或者说透露一个大概的数量,如果双方接下来的谈判能达成一致,是超过千亿级的。”王健林表示。
郁亮透露,此次合作是由万达集团主动发起,而万科立刻予以响应。“万达与万科很有缘分,公司都姓万,创始人都姓王。一个南面称王,一个北面称王。一个住宅之王,一个是商业地产之王,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呢?白银时代。”
在协议签订现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及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向腾讯财经回应称,此次合作是因为市场已经发生变化。
王健林告诉腾讯财经,原来的双方模式差异性不大,有差异。“他们也做商业地产,我们也做住宅地产,另外加上可能另一个层面,过去的整个时代是供不应求的时代,可能大家也就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他同时强调,如今合作“并不是活不下去了,我们是活得很好的,是强强合作。”
王健林称双方找打了合作价值的共同点 ,可以让项目做的更完美。他同时向腾讯财经表示,双方正在谈更大层面的合作,如果达成协议,那种合作将是巨型的。
而郁亮则向腾讯财经回应称,过去的市场是黄金时代,“在过去黄金时代,房地产的做法叫跑马圈地、自由生长。而到了白银时代以后,就发现了对发展的要求更全面,要求更严格,你也不具备所有的优势,走在一起也很自然。”他亦表示,双方不是做不下去了才合作。
王健林称目前来看,在这一块只会跟万科合作,“因为我们也没有谈第二家”。而郁亮则表示“协议不排他”,“如果说我们要跟第三方合作,能找到在这一方面比万达更有优势的合作对象,某种意义上在各自有优势的地方,我们不排除。”
万达集团与万科均在近年进行了企业转型。万达集团的方向是由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在4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的一场演讲中,王健林曾第一次系统的向外界披露了万达集团轻资产转型的逻辑及方法论。
王健林称将改变此前万达商业地产项目中以“售”养“租”的“重资产”模式,转而变为由合作方投资全部资金,而万达负责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使用万达广场品牌的“轻资产”模式。
今年1月中旬,万达集团在旗下商业地产业务在香港上市1个月后,即已与4家中国投资机构签署了一项协议,为即将开发的轻资产项目建设筹集240亿元人民币。
按照王健林的计划,通过轻资产模式转型,万达在2020年开业400个至500个万达广场,到2025年则争取开业1000个万达广场。也就是说10年内将数量增长至目前的10倍。
而万科方面则在2014年年中即开始尝试轻资产模式。去年8月28日,万科与著名投资公司凯雷签订商业地产战略合作平台意向书,意向成立资产平台公司,两者分别持股80%和20%,该平台拟收购万科拥有的9个商业物业并长期持有,未来以资产证券化为目标退出。同时,双方设立一家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负责资产平台公司持有的各境内商业物业招租和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