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金融:提质增效谱华章 赋能实体开新局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马维东 发布时间:2024-07-15 18:05 0

金融业提质增效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之一。2024年以来,朔州把推动金融业提质增效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强化专班领导,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月度调度,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聚焦两重一薄五篇大文章

用足用活政策优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朔州金融系统聚焦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发展、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重大战略,明确引导金融资源重点配置到产业转型、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1+8+2”专业镇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汽车、家电、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彰显责任担当,持续提升金融要素保障能力。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和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扩大融资抵质押物范围,针对制造业企业推出设备更新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农业企业推出奶牛保单贷、肉牛活体贷,民营企业推出“小微易贷”、三晋贷款码线上信用产品,对拟挂牌上市的股改类企业,提供不超1000万元股改企业专项贷,多措并举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央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绿票通”再贴现、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先贷后借”模式向银行发放再贷款或激励资金,用于支持推动支农支小、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物流产业发展。截至5月末,银行业信贷供给稳健,各项存款余额2805.85亿元,较年初增长2.4%;各项贷款余额1583.38亿元,较年初增长8%。保险业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提供风险保障1.6万亿元,同比增长8.8%;赔付支出5.56亿元,同比增长19.2%。

贯彻落实行动计划五篇大文章落地实效。截至5月末,科技金融方面,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发挥差异化金融服务优势,找准科技金融结合点。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29亿元,较年初增长10.9%。绿色金融方面打造“目标引领+监测通报+考核评价+检查督导”监管闭环。辖内银行机构投放绿色信贷337.31亿元,较年初增长25.6%。普惠金融方面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要点和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实现普惠信贷保量、稳价、优结构。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9.14亿元,较年初增长14.9%。养老金融方面配合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康养项目建设。全市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5453.67万元,赔付支出2852.81万元,累计承保5.25万人次。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推进银行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移动金融服务。全市手机银行签约客户126.42万户,交易量破1.3亿,服务客户70万余人次。

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深化政银企对接服务

强化央地协同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月19日市政府金融办、市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联合召开“市场主体融资服务促进年”启动暨政银企对接会,中国银行朔州市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及园区18家企业代表共商银企合作之道,为山西国嘉送变电安装公司融资200万元、山西雁门春酿造公司融资405万元、朔州市景钰兴再生资源公司融资500万元。6月27日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聚焦新质生产力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活动中,开展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7月3日组织企业线上参加省股权交易中心举办“挂牌第一课”,举办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同时,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协作,联合市发改委、人民银行朔州市分行及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工作专班,摸底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形成解决方案。推动银行机构支持重点项目32个,授信175.35亿元,投放41.22亿元,较年初增长6.36亿元。引导银行机构支持全市重点产业链和农业全产业链企业130家,授信38.54亿元,投放27.24亿元。与市科技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当好融资需求“一传手”,累计向辖内各金融机构推送科技企业名单3次,覆盖115家企业;联合市税务局开展“春霖行动”,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联合市住建局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专班,推动全市第一批“白名单”房地产项目落地,发放贷款1.06亿。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优化薄弱环节的金融资源配置,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109.5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21.54亿元。

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企业上市迈出新步伐

5月底,完成《朔州加快企业上市突围的路径思考》调研报告。市“上市突围”资源库储备153家优质企业,组织开展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入库申报,56家2023年度在库企业(特别是省上市后备层企业)在7月12日前线上完成2023年主要财务指标等信息更新,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链主链核、特色专业镇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优先新晋入库培育。三元炭素公司2023、2024连续两年被列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推进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强基扩面。2024年5月底,新增平鲁区、山阴县和朔州经济开发区实施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总计达到6个,上市后备梯队培育迈出新步伐。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5家,在全省11个市排名第六,总量达45家,比2020年新增40家。新增区域资本市场展示板、培育板和晋兴板企业24家,共计142家。怀仁市展示板新增10家,进入全省新增10强第四,朔城区晋兴板新增4家,进入全省新增10强第九。朔州沃驰汽车晋兴板挂牌,山阴泰昌和山西隆康工贸晋兴板融资,分获省2023年第二批直接融资奖励10万元。实施企业上市“金种子”工程。组建金融服务团队,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梯度培育三元炭素、晋坤矿产品、古城乳业、国润储能、玉龙化工、绿源粮油等企业上市。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