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朔州金融系统坚持金融为民理念,贯彻落实全市简政便民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精神,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聚焦巡视巡察、政治监督、专项审计反馈突出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开展问题自查,推进金融惠企利民政策落地,精准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重点领域和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进金融为民办实事,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压实市县严监管强监管责任,规范整治地方金融组织,努力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场景 匹配多元信贷支持产品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难以融资的实际,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推广应用创新类金融产品,精准定制专属客户解决方案。截至7月末,全市银行推出“优税贷”“政采快贷”“专精特新贷”“招企贷”“陶瓷贷”“光伏贷”“银税贷”“股改贷”“码上贷”“农易贷”“科技e贷”等创新类金融产品23款。同时,推动抵质押物融资范围扩面,知产、专利、信用、动产、存货、动物活体、应收账款等变资产,扩大小微市场主体融资能力。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7.6亿元,较年初增加40.9亿元,增长18.9%,高于各项贷款7.77个百分点。其中,中行朔州市分行投放股改贷5194万元;晋商银行朔州分行“政采快贷”累计投放23户8403万元;怀仁慧融村镇银行推出“光伏贷”新增投放872万元;太行村镇银行与县税务局开展银税互动“春霖行动”,促成山阴佳联农业发展公司获得贷款;首期确定18家银行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网点,朔城区蒙银村镇银行为山西绿源粮油公司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800万元;企业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融资2949万元;7月末,全系统“三晋贷款码”扫码量1219次,放贷8274万元。5月末,推进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手机银行签约客户126.4万户,交易量破1.3亿元,服务客户70余万人次。6月末,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308户6123.8万元。上半年,全市保险系统为243家高危企业提供安责险风险保障46.64亿元,同比增长64.9%;惠商保赔付1159户868.4万元。
聚焦“一老一小”群体 优化多样化金融消费服务
坚持“金融为民”价值取向,聚焦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工行朔州应县支行、晋商银行山阴支行和保险公司等不断完善配置了爱心座椅、轮椅、拐杖、血压仪、放大镜、老花镜、移动填单台等适老服务设施设备,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爱心座椅,贴心设计客户动线,推进“台改坡”适老化升级改造,持续推动网点适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一对一”专属陪同、优先排队叫号、敬老窗口等绿色通道服务;推广普及“关爱版”手机银行,多点发力提升“银发”客户金融服务体验。利用行内直通车平台向总行反映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存单支取操作流程,切实为老年客户带来便利;对于行动不便、身患重病、无法自理的老年客户群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利用移动柜面系统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确保每位客户都能够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群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组建防电信诈骗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和老年人聚集区,上门集中宣传反诈知识,教育群众守护好“血汗钱”“钱袋子”。通过发放宣传折页、“以案说险”现场解读养老诈骗案例,讲解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套路花样,提醒老年人需要擦亮眼睛、做足功课,多从正规渠道全面获取信息,不信“偏门”、不贪“小利”、不乱“投医”。晋商银行朔州分行面向青少年发放电子银行使用知识手册、宣传单页,介绍银行账户安全重要性、密码设置保护及定期更换技巧、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以及发现并处理账户异常交易的手段,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规划理财观念,引导按需求选择合适金融产品和服务,培养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同时开设电子银行体验区,安排专人指导操作。朔州农商行系统在营业网点为特殊客户群体开辟“特事特办”服务通道,针对腿脚不便、身患疾病、年龄偏大等无法到网点办业务客户,利用移动服务设备,把柜台搬到农村、搬到社区、搬到客户家中,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今年前8个月,已为特殊群体客户上门服务135次,帮助客户兑换沉淀硬币1.11万余枚,兑换残损币28.73万元。同时,入村为老年客户更换三代社保卡,以贴心的金融服务诠释“服务无止境”理念,受到客户的频频点赞。
人行朔州市分行推动银行机构为重点文旅场所提供定制化“零钱包”服务;会同市交通局举办出租车行业“零钱包”兑换启动仪式,委托6家出租车公司为1274辆出租车发放零钱包,打通出租车行业备付零钱和找零通道。截至8月20日,共发放零钱包33374个,其中交通运输行业5527个、景区565个、大中型商圈1921个、小微个体商户6799个、其他18562个。
强内控严合规优服务 落实落细风险管控
朔州金融监管分局规范金融消费投诉处理,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深入开展问题再核实和纠纷再化解,做深做细息诉息访工作。7月末,累计接收转办银保投诉564件。清理“睡眠卡”“睡眠保单”,截至6月末,完成15393件“睡眠保单”有效提醒。邮储银行朔州分行推广应用“内外规查询”“制度树”“制度库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组织员工培训宣贯内外规制度,落实落细操作风险管控。开展制度合规审查,形成制度重检问题清单,并积极推进问题整改,从源头防范合规风险。招商银行朔州分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大廉洁纪律教育,主动排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投诉频次明显降低。工行朔州市分行严格落实中央、总行巡视、省行巡察工作要求,围绕不同专业和岗位特点强化整治措施,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确保精准施策,既抓顽瘴痼疾,又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农行朔州市分行纪委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问卷调查,召开全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违规吃喝、违规公务接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出台《朔州分行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通过压存量、减增量,坚决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金融行动 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管合法更要管非法”原则,央地协同成立专班规范整治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典当、融担现场检查,推动典当业务不合规、财务不规范,融担市县一体化改革未全部完成等问题整改。持续净化地方金融组织业态,8月23日,市政府办召开清理整治“应退未退”小额贷款公司和“有照无证”典当企业推进会,持续防范和打击“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推动朔城区、山阴县、朔州经济开发区清理整治汇诚小额贷款公司等6家“应退未退”机构和典当行,依法推进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或注销,要求市县两级监管机构尽快公告合法地方金融组织名单,便于社会各界准确识别,防止冒用、假借小贷公司、典当行名义诱骗群众违规开展业务而上当受骗,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朔城区、右玉县、朔州经济开发区推动2023年度典当行年审检查发现问题和2024年典当企业现场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举行“2024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集资宣传活动。市县开展6·15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8月15日,在朔城区崇福广场举行全市深入开展金融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套路贷、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暴力催收等金融乱象和违法活动。推动在宣传发动、线索摸排、专案攻坚、打财断血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坚决打赢金融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久战。有针对性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警示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抵御黑恶势力侵害能力,推动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共治共享良好局面。上半年,市县组织“七进”宣传活动692场,广播播报866次,电视播放1474次,制作短视频21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点击量63718次,推送远离非法集资公益短信98余万条,走近山西工学院,举办“筑梦未来——防范非法集资 守护和谐校园”专题讲座,覆盖人群123万人次。推动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列入基层网格员工作清单,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组织开展清楼扫街行动,全面掌握辖区涉非风险底数。坚持“行刑衔接、行刑并举”原则,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双向衔接,联合开展涉非金融活动线索排查,在调查认定、案件查处、信息共享等方面紧密配合,实现打早打小。公开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银行账户资金异动监测,信访部门畅通非法集资信访问题诉求反映渠道,网信部门加强舆情引导和管控。推动各行业、本领域做好非法集资的日常监管、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