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技馆”进校园 点亮三小学子科技梦——应县第三小学校流动科技馆活动实录

来源:应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05-07 19:19 0

在“双减”提质增效背景下,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应县第三小学校扎实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资源,做好科普“加法”,精准赋能青少年全面成长。应县第三小学校携手应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寓教于乐的科普盛宴!

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应县第三小学校流动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由光学、电学、力学、物理学等科普展品组成。在组织参观和体验中,同学们在“试一试”“想一想”中尽情体验了一场“科普盛宴”。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成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学校结合“双减”政策,以班级为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安排,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有序地组织活动。

馆中每一部展品都为同学们揭示了科学道理,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到直观的反映。同学们三五成群或激烈地争论或好奇地研究,交流着所思所想,时间似乎不够用,总有下一个未知等着同学们去探求。

“孩子们,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一代一代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活动现场,在同学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展品的同时,三小的科学老师胡秀芳还为同学们现场讲起了近年来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十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步见证着祖国的伟大。

一次次的掌声雷动,一片片的唏嘘惊叹,一声声的欢声笑语,一浪高过一浪的人声鼎沸彰显了科技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不是启迪了孩子们的童心,他们的脸上何以能绽放出如此灿烂的笑容?如果不是打开了通往科学宝库的钥匙,他们的眼中何以喷射出奇异的光芒?如果不是体验了动手操作的快乐,他们的行为何以如此着迷和痴狂?

“亲手操作、亲自体验,我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就连二年级学生杨业升都表示,他非常喜欢流动科技馆,最喜欢的是机械传动,摇动齿轮就能带动小球进入运行轨道,他还了解到机器里面有很多规律,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让机器做到更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各班带队老师更是由衷感慨:“今后要充分利用流动科技馆资源,组织学生多到科技馆来参观学习科学知识,拓宽科技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教学副校长吴日敏介绍:“流动科技馆进校园半年以来,应县第三小学校37个教学班级,共1910人次进行了参观和体验。通过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善动脑、乐思考的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县第三小学校以流动科技馆进校园为契机,将继续大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让科技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们的心里,点亮孩子们的科技梦!”


“科技创造生活、科技改变未来。利用流动的‘科技馆’,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接触科技、感受科技的魅力,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下一步,我们将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积极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应县科学技术协会、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负责人焦主任表示。

“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正是要在学生当中播下一颗颗科学启蒙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结果,也是在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普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兴趣,勤奋学习,努力实践,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和力量。”学校校长王香美如是说。

科技赋能成长,创新驱动未来。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应县第三小学校将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协调校内外科普资源,不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资源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相信三小学子会以此为契机,让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记者:李永

编辑: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