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与载荷约320吨的重型卡车相伴,一铲又一铲、一车又一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保障煤炭供应,艰辛探索、顽强拼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露天矿卡车司机。今天,我们走近他们中的一员,去了解他们在重型卡车方向盘上书写出的诗和远方。
张帅是平朔安太堡露天矿生产队的一名卡车司机。从生活区到生产区再到排土场,每天三点一线。一辆大卡车,8小时工作加上一顶安全帽、一壶白开水是老张的标配,今年也是他和“老战友”相伴在矿区的第九年。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生产二队卡车司机张帅说:“从生活区到工作区,需要20分钟左右,到了这个工作区,我们就进入工作状态,我们是三班倒,每班有14个好兄弟在并肩作战,每天能拉25车左右,每车20分钟,每天补一次油,它这个油补满的话,这个油箱是4600升,就够我们三个班一天的正常运行。”
老张告诉记者,矿区的这条路见证了他的青春,有他留下的车辙、有他淌下的汗水。在这片没有都市喧嚣,没有霓虹灯光的道路上,他即使闭着眼都能从生活区走到生产区。远远望去,驾驶室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早已和这片矿山融为了一体。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生产二队卡车司机张帅说道:“累是肯定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嘛,因为你了解这个作业环境,了解这个卡车,还有在了解咱们这一帮兄弟们,每天在一起也感觉就不那么累了。”
矿区的路不比普通马路,路窄弯急不说,还到处坑坑洼洼,长年累月久坐,对司机的腰椎损伤很大,对他们的身体也是极大考验。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生产二队卡车司机张帅说:“我们车上有增加坐垫,还有这个车座,也是非常舒服的,在这个颠簸的过程中,它有一个缓冲作用。”
露天矿卡车司机可以说是整片矿山最忙碌的人群之一,常年在矿区驾驶,胆大心细的老张,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车轱辘上转出了大学问。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生产二队卡车司机张帅表示:这个轮子跟轮子可大不相同,我们每天在这条路走,我已经走了九年,上万次都不止,这个路况有坑或者是有路况不好的有窄的地方,非常地熟悉和了解,会车的当中,要提前减速让行,因为卡车在路上是不可以倒车的,还有就是有坑的地方要减速,避免撒货,因为撒货对路面和轮胎伤害非常大。
“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是老张和他的兄弟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常年累月与矿山为伴,从漫漫长夜行驶至黎明曙光,无数个日日夜夜,将青春与汗水献给了这座矿山,把安全和发展献给美丽的塞上绿都……
记者:刘希军 高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