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品质生活 全面发力“大民生”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2 0

  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忠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立足山西实际,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民生福祉,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中贡献民政力量。

  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好“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篇文章,一要着力彰显民政工作的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民政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二要有效发挥民政工作的群众性。民政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体现着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和社会温暖,民政工作就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要求我们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三要充分体现民政工作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时代性任务要求。四要不断增强民政工作的协同性。民政工作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需要协调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法制保障水平、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增强经办服务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实现山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重中之重。山西正处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重大战略机遇期,贫困人口占比大,深度贫困面广,民生保障任务艰巨。民政部门在兜底脱贫攻坚中靶向聚焦尽锐出战,发力“大民生”保障,取得了明显成效。牵头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扶贫行动、特殊群体关爱行动为抓手,具体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引导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等工作任务。2019年不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全省共下达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6.65亿元,为确保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重点对10个深度贫困县倾斜下拨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760元,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全省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从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500元,同时提高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补贴标准。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57亿元,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实践证明,只有解决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民生问题,才能不断迈向创造高品质生活。

  牢记使命担当,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就要在“大民生”保障上全面发力。民政部门将全力兜住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底线、补齐困难群众基本保障短板、在强弱项、救急难、惠民生上提质增效,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综合监管体制建立、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特殊群体关爱保护、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立法,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困难群众不断迈向高品质生活,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执笔人:薛维栋,山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