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调研行 | 山西高平:和美城乡景色新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武笑 发布时间:2024-04-17 21:16 0

编者按

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领。近年来,山西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即日起,山西省委网信办、人民网山西频道共同推出“千万工程”调研行专题报道,讲好山西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故事。

春日见到的高平,是彩色的,从出高铁站第一眼见到那棵梨花盛开的梨树开始。

四月中旬,人民网山西频道“千万工程”全媒体调研行首站来到晋城高平市。乡间田野里,花蕾初绽的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紫白相间的二月兰……这座太行山下的小城,被彩色装点,正蓄势迎接春天。

环境有“色” 扮靓乡村颜值

天朗气清,微风徐徐。沿着高平城市道路的靓丽风景线——炎帝大道,来到东城街道沟北村,一幢幢红瓦黄墙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还有菜地、球场、墙绘点缀其间。

曾经的沟北村并不是这番模样。

村广场一侧的长廊里,一张张旧照片记录着变迁。照片里的沟北村,整个村庄都在一条大沟里,房屋老旧,道路坑坑洼洼。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以前都是几十米高的土垛。住在沟洼地里的村民们,下雨时家里被淹,遇上下雪一个冬天都出不了村。”沟北村党支部书记申永胜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过往。

“沟北村很小,只有140多户450多人,耕地90多亩,村集体长期零收入,没地没资源没钱,怎么改善村民们的人居环境?”申永胜道出了当时摆在面前的困难。

“如果整村房屋翻修,需要大量资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想过把旧村填了,修成单元房,卖给开发商,村里能有上千万的收入;但是,村里依然没有产业,住进楼房的村民们靠什么生活?”

最终,沟北村选择了整村搬迁到村南边的新建楼房,并于2017年完成,家家户户住进了一栋栋宽敞整齐、三百多平米的“大别墅”。

干净整洁的沟北村。沟北村供图

“你看我们的村庄,看不到一根电线,村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样的集中供暖、供气、供水、排污等生活设施及便利条件。”望着眼前的村庄,申永胜满脸自豪。

利用一年时间,沟北村精准发力补短板,持续改善村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整村卫生由专业公司进行24小时保洁,实现“垃圾不落地”;改厕工作基本结束,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管网对接,生活垃圾每天都由保洁公司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900米长、6米宽的进村路铺成了高标准的沥青水泥路;种植草坪2000余平方米,全村绿化率达到96%……一个整洁干净的乡村展露新颜。

由沟北村旧村改造而成的“寻梦小镇”。沟北村供图

在高平,沟北村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在寺庄镇釜山村精品康养片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内实现道路硬化、供排污一体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马村镇西周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小板凳议事会”,和群众坐在一起说现状、谈变化、诉衷肠,耐心讲解“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村民从不解到真心支持……

现在,一个个村庄变美了,水变清了,山变绿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悄然成为高平市304个行政村的“标配”,全部实现垃圾不落地、水网全覆盖,95%以上的村接通燃气,60%以上的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供暖面积从2018年的460万平方米增加至现在的1430万平方米,新增面积中四分之三延伸到乡村。

产业有“型” 绘就“五彩”丰收画卷

四月中旬,陈区镇铁炉村洁白的梨花开满枝头,梨园里一片银白,蜜蜂嗡嗡,花蜜随风滴洒。

“要在树枝的二十到二十五公分间留一朵花,一朵花可以坐1到2个果。”梨园里,陈区镇铁炉村支部书记王建飞正在指导村民们疏芽。

春日里的铁炉村梨花、二月兰依次盛开。李强摄

下午4时,春日的阳光足够热烈,穿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洒在王建飞脸上,把他本就晒得黝黑的皮肤照得愈发黑亮。“农事农事,就是要多到地里,什么季节干什么活。”每天到梨园走走,成为王建飞“戒不掉”的习惯。

69岁的王继昌踩在梯子上,严格按照王建飞的要求操作着。靠着在梨园打工,王继昌一天有70元的收入。“干了4年了,没想到村里随处可见的梨树,如今能赚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外打工的王继昌越发不好找工作,未曾想,在家门口反而赚到了钱。

铁炉村,自古就有“梨乡”的美誉。据《上党广志》《高平县志》记载:铁炉村产的大黄梨,在隋朝、明清时期均为朝廷贡品,故又名“铁炉贡梨”。在铁炉村的御园里,有400多棵树龄百年以上的老梨树,最高树龄有496年。

金秋时节,铁炉村大黄梨挂满枝头。高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现如今,为了这颗黄色果子,铁炉村从资源保护、科学管理到种植、保鲜,每个环节都在发力。正是这些力量,托举起种植面积从270亩到1040亩,产值约1500万元的亮眼成绩。

“未来,铁炉黄梨将走向更大的市场,园区在黄梨深加工上下足了功夫,研发出了梨脯、梨膏、梨饮料等系列产品。”铁炉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孟君说,眼下,村里的梨品生产线正在加紧办理相关手续,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在6千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3千元左右。

春赏花,秋品果。一片梨林,改变着一个村庄的命运。

“靠着‘梨花盛景’和黄梨采摘的吸引力,铁炉村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融为一体,形成农旅互促的生动局面。”陈区镇副镇长赵贝贝介绍说。

除了黄色的梨,在高平,还有白色的猪、红色的薯、绿色的菜、彩色的潞绸。近年来,高平市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特”“优”战略,重点发展“五彩农业”,建设“五主(猪、梨、薯、菜、菇)五辅(羊、鸡、药、林、田)”农业产业链。色彩斑斓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带动了农民增收。

乡村留“韵” 邂逅诗与远方

在寺庄镇釜山村,金色的油菜花海在白墙灰顶的村庄屋舍映衬下格外绚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釜山水库的堤坝上漫步,目之所及花树相映,流水潺潺,有游客在水边的帐篷里惬意地吃着烧烤、围炉煮茶。

“一粒明珠土内藏,未知何日放豪光。”如高平上党梆子戏词所唱,一个个曾经被遗忘在山旮旯里的村庄,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美丽乡村既看得见山水,又散发历史底蕴、留得住“乡愁”。

春花掩映下的釜山村。人民网 卢鹏宇摄

“釜山有山,有水,有历史文化,这些都是釜山的财富,需要不断挖掘。”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才如是说。

近年来,釜山村以“丹水之源 慢享釜山”为主题,植入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古村民宿、时代体验、果蔬采摘和特色餐饮等业态,绘就一幅“路畅、景怡、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

“文养高良”“颐养贾村”“农养芦家峪”“林养李家河”……调研组一路走来,一个个富美山村的故事不绝于耳。2023年山西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高平曾作为观摩点受到充分肯定。调研组发现,在高平,利用“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正加快构建以“一轴一带一廊”为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城乡融合“五大布局”,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拉开城市框架,奏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个篇章。

未来,高平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之笔,绘出更加绚丽的“城乡共美”高平画卷。

(责编:段思齐、桑莉媛)

编辑: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