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神头街道:用好银发“活教材”做基层治理“后援团”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31 10:51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朔城区神头街道挖掘“银发”人才资源,搭建平台载体,激励退休党员干部继续发光发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在朔城区神头街道振兴中心社区的党员活动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近期走访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并就解决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然而,这些人并不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而是热心公益的退休党员。他们深入社区的大街小巷,与居民拉家常、话里短,将民情收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有着48年党龄的退休党员王国平就是其中的一员。

神头一电厂退休党员王国平说:“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年龄大了,但心不老、劲不松。我们还能用自己积累的经验给大家做点事,心里特别踏实。”

从环境改善到文化活动,从安全保障到邻里关系,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听民情、察民意,及时将问题意见汇总反馈给社区,并积极参与相应问题的解决,今年已成功收集社情民意120条,推动办成了破损路面修复、路灯维修亮化、雨季危房排查、文化广场改造等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40件。

神头一电厂退休党员王国平说道:“你看,这就是今年我们修的这条路,之前路上有好几个井盖跟路面破损、开裂,有很大的不安全。特别是电动车,到傍晚更不安全,我们给社区汇报以后就重新修,你看现在多漂亮呢。”

朔城区神头街道振兴中心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贾瑞棋说:“退休党员有力地补充了我们社区治理的人员队伍,离退休的老党员们有多年工作的经验和谋略,有些事情上,相比于年轻人,他们老将出马,问题常常能迎刃而解。”

神头街道现有退休党员1058人,为更好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神头街道采取“聚才、引才、育才”策略,积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党群阵地,创建“银发”人才工作站,把“散居”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聚集”到这一平台阵地中。

朔城区神头街道办事处主任曹景山说:“我们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互荐、党支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掌握健康状况良好、热心公益的离退休干部等信息,登记入库、分类建档,并围绕社区治理需求和银发人才意愿,制定双向清单,引导离退休干部实现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神头街道还成立了银龄宣讲团,探索创新“宣讲+文艺”“宣讲+互动”“宣讲+志愿服务”等“沉浸式”宣讲模式,通过红色故事进校园、走街串巷拉家常等方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让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神头二电厂退休党员贺新生说:“我作为一个老党员,更要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只要这片土地需要我,我便愿意持续散发光和热!”

针对特殊老年群体,神头街道组织银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结对帮扶和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通过定期登门看望、电话问候等方式,协调解决困难,做好人文关怀、精神关爱,实现以老助老、幸福守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神头街道立足实际,紧扣基层治理需求,围绕“汇聚人才、培育引领、深化赋能”工作思路,形成“引留用”银发人才工作思路,赋能银发人才在基层治理中善作为、有作为。

朔城区神头街道办事处主任曹景山说:“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探索‘党建红’引领‘夕阳红’,切实将‘银发势能’转化为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增量,实现‘银龄生辉’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真正实现‘1+1>2’的融合效应、叠加效应、倍增效应。”

记者:李晓 刘磊 李妍 闫红祥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