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如何建设田园综合体?

来源:发展导报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1-09 15:34 71 0

岁末年初,河津市连伯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一群来自北京、深圳的旅游规划专家、企业家,受邀为连伯村把脉该村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无独有偶,2017年的12月下旬,长治县的山西黎都文旅公司与北京蓝海易通签订了 “振兴—西火”田园综合体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在榆社县,郝北镇的同宇田园综合体项目园区正在建设中。这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带动了7个乡镇、47个村、1950户贫困户、5200名贫困人口脱贫,户均增收近1万元。
  而在山西省唯一的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 合 体 建 设 试 点 项 目县——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相关项目也正紧罗密布的进行着。
  田园综合体,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到2017年2月财政部下发通知,要在河北、山西等全国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上升为国家战略!
  而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今年重点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关键工作,其中就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指出,要“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美丽文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典型引路,强化政策支持和培训工作,特别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连战连胜。”
  利好政策,或许会在不久之后掀起一股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热潮,或许会催生出一些想获得国家或地方财政支持的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基于此,记者带着 “山西如何建设田园综合体”做了一番采访和探究。

河津连伯村:欲借地标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

2017年12月30日,河津的天气不错,高远、洁净的天空,片片白云轻柔地飘荡在湛蓝无垠的“大海”里。

记者一行来到河津市连伯村的“山西省蔬菜标准园(创建)”,脚踩在黄河滩地上,耳边不时地传来三轮车的轰鸣声。连伯村党支部书记郭学泽告诉记者:“三轮车上拉的是运往地里的黄土。”因为,冬天是韭菜壮苗养根的时期,需要盖上一层肥料,再盖上一层土,这样的话,来年的韭菜,不仅长势茂盛,而且营养充裕。

听完郭学泽的解释,记者仿佛看到了上万亩绿油油的韭菜。随后,记者问道:“郭书记,连伯村想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不是源于这上万亩的韭菜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方面是河津市委、市政府落实十九大精神,从顶层设计助力连伯韭菜转型升级,促进连伯村发展,另一方面,连伯村得天独厚的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郭学泽说道。

连伯村,地处汾黄交汇的三角地带,耕地面积大、水利资源丰富,是传统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全村滩地面积100000 余亩,人口6300 多人,盛产韭菜、花生、芦笋,是河津最大的农业村,有“十里连伯”之誉。

连伯韭菜已有上千年历史,因有黄河滩水土条件,独特的管理,所产韭菜没丝、叶皮宽厚、掐叶即断、白杆粗长、辣中带甜、香脆可口,为河津名特产之一。

随着连伯韭菜美名的迅速传扬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及省级“一村一品”奖励的获得,每到韭菜上市时节,省内外等大中城市客商纷纷慕名而来、争相购买,旺季时每天销售100万公斤以上。

2013年,河津市连绿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仅有力的推动了韭菜种植规模的扩大与韭菜产业升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连伯韭菜”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今的连伯韭菜不仅在本省销售,还销往陕西、西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南、浙江、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年来,连伯无公害韭菜以每公斤2—3元、绿色韭菜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供不应求,同比价格提高了2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除了连伯韭菜,连伯村的沙地花生角大、色白、颗粒饱满、油性适中、口感清香、品质极佳,早在明、清时期就驰名邑外。黄河滩水位高,多为绵沙土地,土质松软、含碱量小,适宜芦笋生长,所以,连伯村的芦笋色泽绿,易采易摘,品质上乘。

介绍完连伯村的农业产业,郭学泽用“如痴如醉”来形容连伯村的文化旅游业。

在连伯村,有一座高?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和九月十八庙会,便会有四乡八村游人纷至沓来,烧香祭祖,盛况非凡。连伯村所辖范围的黄河滩湿地景区,春来蝶飞蜂舞,夏来蝉鸣鸟唱,秋日秋高气爽,冬日辽阔空旷,给游人提供了一个天然氧吧。此外,连伯村北距华夏五千年文明源头禹凿龙门不足10 公里,乡境内有卜子夏“西河设教”故地,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我们希望借助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在资金政策的扶持下,把连伯村建成一个传统文化研学教育、绿色农业、民俗文化、旅游和餐饮为特色的新农村。”郭泽学说道。

经过一天时间的实地调研和座谈,受邀的专家、企业家也为连伯村开出了药方:一是要找魂。建议以“生养休闲”为主为魂为主旨来全力打造。二是要突出与重力塑造自己特色与重点。要在韭菜这个载体上加上营养文化,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细分市场,精准营销。三是从种子、施肥、护理、成品、营销等形成产业链化。四是扶持有“大我”情怀灵魂人物。五是向政府要政策,更要机制。

襄汾县:“一带一园一庄三区”,探索山西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新路子

襄汾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县。就全国范围来说,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截至目前仅有10家。

襄汾素有“棉麦之乡”的美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产业基础雄厚,拥有集创意农业、循环农业,农事体验等要素基础。

近年来,襄汾县不仅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农业+文旅+产业”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格局;而且,在制定了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将文化旅游作为襄汾转型发展的接替产业、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以节庆为中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此外,襄汾县一直坚持“旅游+”理念,以产业融合为途径,把山水、田园文化的韵味汇入企业发展之中,形成了“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等业态,建立了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如今,《襄汾县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初步规划》已出台。其中,规划了“一带一园一庄三区”:“一带”即汾河湿地生态带,“一园”即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庄”即尧京葡萄酒庄,“三区”即温泉休闲度假区、创意农业体验区、美丽宜居先行区。同时阐述了实施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该区域的五大优势:一是生态环境友好,二是产业基础良好,三是市场主体成熟,四是利益联结紧密,五是政策保障有力。

据了解,襄汾县田园综合体项目2017年的计划财政资金达6000万元,主要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治理建设、产业化扶持项目等内容。我们希望襄汾县借力国家利好政策,绘好一张蓝图,先行先试,久久为功,为山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新路子。

“田园综合体”,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平台和新引擎

追本溯源,首先来讲讲“田园综合体”的发端。

“田园综合体”一词来源于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先生EMBA论文中“新田园主义”的概念。该词出自房地产业,与“城市综合体”一词相对,起初是商业模式的名称。

对田园综合体,国内学术界和实践部门都进行了多方解读,其内涵基本明确,主要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国家政策层面的解释是,田园综合体是适应农村发展阶段性需要,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建成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群落。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平台和新引擎。

就田园综合体特征而言,它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园区,也不是传统的乡村旅游,它是伴随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休闲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创+新农村”开发的新模式。从产业结构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旅游、度假、地产、会展、博览、文创、商贸、娱乐等数个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体现乡村产业多元化特征;从居住人群看,在充分考虑原住民收入持续增收的同时,强调城乡互动,秉持开放、共建思维,着力解决“原来的人”“新来的人”“偶尔会来的人”等几类人群的需求。从开发建设主体看,坚持农民合作社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社会资本,以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激活市场活力,重塑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的形象,实现“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目标。

那么,建设田园综合体对于山西的意义在哪里?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院教授、旅游规划专家白凤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田园综合体有利于促进山西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山西围绕 “三农问题”“脱贫攻坚”等,进行了多项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积累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乡村旅游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如何将现有改革成果集聚、联动,形成精准发力的新引擎,将是山西“三农”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为全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田园综合体通过各个产业交互渗透,使传统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拓展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农业和农村的转型升级,需要围绕“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建设田园综合体对提升山西省美丽乡村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白凤峥教授还指出。

田园综合体是美丽乡村的创新形态,是其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按照《按照山西省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试点创建指导意见》(晋农居办发 〔2017〕15号),全省要“围绕有旅游资源、有传统民俗、有特色产业,通过集中连片建设,形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模效应”,力争一县一片,示范带动,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路子,助推乡村旅游大发展。

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为山西省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试点指明了方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应该围绕四个“融合”上下工夫:农村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形成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农村经济体与外来经济体的融合,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开放发展的新构架;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乡村文明的融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原住民与新村民的融合,形成多元互动的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丰富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功能。

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一个综合工程,并非一个简单的项目!切忌“盲目冒进,急于求成”,应从实际出发,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试点创建

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正面临政策大力鼓励、休闲旅游市场扩张和乡村旅游升级的历史性机遇。

首先说政策机遇。2017年 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5月,财政部下发《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通知》,明确重点建设内容、立项条件及扶持政策,确定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将按照三年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三年共扶持1.5个亿,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安排。

山西省作为试点省份,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开展田园综合体的创建,提升美丽乡村的品质,争取国家层面更多的资金倾斜。

其次说市场机遇。近年来,随着体验、度假式旅游以及短途周边游的全面兴起,越来越多的都市人,追求一种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回归人类本质的生活方式,乡村休闲度假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为城市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短期度假的空间,其发展潜力广阔。根据《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预测,未来乡村旅游将是我国整个旅游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乡村旅游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营收的巨大市场。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创建,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最后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升机遇。截至 2017年 10月,山西省已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9个,星级企业 44家,其中四星级以上企业 20家;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28个、示范点 196个;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近万家。

从发展的眼光看,山西省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不足,品牌不鲜明,没能获得快速发展。可以预计,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一大批传统产业形态休闲农庄和美丽乡村的运营主体,将向田园综合体转变。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创建,顺应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升要求,发展动力强。

面对机遇,山西在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时,“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乡村层面,切忌‘盲目冒进,急于求成’,而是应从实际出发,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田园综合体的试点创建,而不是一哄而上进行‘一场运动’。”白凤峥教授直言道。

因此,白凤峥教授建议,首先,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建立在村“两委”班子团结,凝聚力强,有一定集体(合作)经济基础的村庄。田园综合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到较为发达新阶段的产物,如果村级管理班子涣散,集体(合作)经济薄弱,人员流失严重,单纯依赖上级部门的推动或外来资本的投入,很难建成田园综合体。

其次,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建立在旅游资源丰富和现代农业较强的基础上。田园综合体从业态上来看,是“农业 +文创 +新农村”的综合发展模式,它是美丽乡村和休闲农业的升级版,升级的基础在于培育效益显著的现代产业链。如果产业得到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增多,包括原住民(青壮年农民工返乡)、新住民和流动人口就会集聚,形成乡村经济的增长极。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选择现代农业有一定基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推进。避免在基础薄弱的乡村盲目创建,出现“高投入,低效率”的情况发生。

第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交通区位、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条件。田园综合体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以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几类人群为主形成的新型社区群落,而不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因此,乡村的可进入性、乡村居民对外来人口的亲和力、乡村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条件、地方政府所持有的态度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此外,记者在与个别专家探讨中,发现田园综合体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5点需要重点关注,即以农为本、共进共享、市场主导、生态绿色、渐进可行。

以农为本,就是在建设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面积来发展农业,突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能够将更多的村民融合进来,不会导致项目发展与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相脱离。

共进共享,说的是体制机制模式设计的事情,而不是空间布局的事情。顶层设计思考不到位,共进共享就是空谈。所以需要科学规划,提纲挈领,做好顶层设计。

市场主导,说的是国家创建试点项目虽然会有一些财政补贴资金来支持,但是依然需要非常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因此,产业选择、项目设计及投资时序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生态绿色,是指从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循环生态的方式,从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生态环保,从产品生产的角度要做到绿色优质等等要求。

渐进可行,就需要能够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设方案,通过科学规划的方式做出统筹方案,按步骤前进,不能盲目冒进,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之,田园综合体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农业和农村跨越发展的创新载体,它是一个综合工程,并非一个简单的项目!它需要以理性思维、积极态度去认识,以科学精神、务实行动去推动,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名单
  河北省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田园综合体、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海南省海口市田园综合?amp;&海南共享农庄(农垦·保国)田园综合体、重庆市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田园综合体、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田园综合体、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田园综合体。

他山之石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

——国内落地实践的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2012年,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

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阳山本身有优质的水蜜桃资源,而该项目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使得形成的产业园能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文旅是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

田园社区属于居住的一部分,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客群,最终形成新的社区和新的小镇。社区分两类,一是结合宅改、土改的政策和试点,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进行开发。另外,利用国有建设用地为基础的开发,这两种社区混合进行。

安徽肥西县“官亭林海”

——保护风貌与提升价值是田园综合体的一体两面

“官亭林海”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产业是农业。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硬件和提升服务水平,肥西对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改造甚至重建,但本身仍是乡村,特别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

“官亭林海”在人的层面,不把农民丢到一边。在此过程中,肥西利用好农民合作社这一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还可以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做到充分参与和受益。

此外,在“官亭林海”的周边,肥西县正在对农村进行改造,以官亭林海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拓展。改造的思路是,让城市和乡村实现文明融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

——新风古韵无定河聚力田园综合体

从2012年开始,乌审旗无定河镇,依托位于“塞外小江南”无定河镇无定河村的地缘优势,规划土地总面积约20000亩。采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以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将农牧民现有的零散土地进行整合流转、集中开发,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循环发展经济平台,实现企业与农牧民互惠共赢。

无定河镇制定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在萨拉乌苏河两岸,紧抓绿色农产品有机认证的契机,完成多种农产品的有机食品认证,并且启动全国有机食品示范镇申报,发展良好生态的绿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无定河镇依托“中国最美乡镇”的名片,与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巴图湾AAAA级旅游景区、1949年秋后乌审旗委办公旧址、鄂尔多斯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旧址等景区形成联动效应,在感受自然景观、红色文化的同时,还能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

借助无定河独特地形地貌、良好环境资源,利用无定河村窑洞、四合院等各式各样的民居优势,打造集休闲垂钓、地方民俗民情、特色农家乐、渔家乐、果蔬采摘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养生农业庄园,发展休闲养生、观光度假旅游和庄园经济。

(记者/郑 娜 毕树文)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3、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