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朵

来源: 作者:李妍 王姣 崔建贞 发布时间:2016-06-06 08:30 1689 0

山西猫耳朵是中国山西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下在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或炒着吃,这种面食形状美观,赖煮不坨,有嚼头又经饿,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韭菜肉丝和虾米,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

简介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

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把它推荐给外宾。许多贵宾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这种面食进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宫风味小窝窝头一样,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做法

1.荞面一斤,水五两左右和起,把一咪咪盐加入面粉里,然后加入少许水(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温水和面),用手抓,抓成黏糊状,然后慢慢揉成团,面团要稍微硬一点。

2.面盆盖上一块湿布,醒面团最少10分钟。

3.然后把醒好的面团取出,在案板上揉面,至少10分钟。揉好之后,根据面团大小分成若干个小计子。

4.然后每个小计子都搓成细长的条带用。

5.左手拿着条形的面,然后右手掐一小团下来,放在面板上,用大拇指的力量从里向外一搓,就成了一个猫耳朵了。

6.热水煮开,丢入猫耳朵们,煮沸,中间添一次水.然后用一点麻油拌一下待用!如果是炒的话,不需要用麻油拌了,直接可以炒了!

相关报道

通心粉的中国亲戚--"猫耳朵"

经常吃西餐的人大概对通心粉耳熟能详,但是知不知道它有一个中国亲戚呢?它就是"猫耳朵"。据说马可波罗喜欢吃中国的猫耳朵,于是学会了它的做法,回去以后就仿制出来,然后就用机器批量生产了,演变到今日就成通心粉了。

通心粉

猫耳朵

各位亲啊,你们说有木有很像啊?

所获荣誉

2008年6月,山西猫耳朵制作手艺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三晋文化的共同财富,中国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摄影:吴国帅 / 摄像:王姣  张宁 /  制作:李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