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盐碱地上种水稻 昔日荒滩变良田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15 17:04 0

应县积极探索破解盐碱地改良利用瓶颈,通过引进种植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补齐盐碱地地力不高的短板,让昔日广袤的盐碱荒滩变成现在的绿色良田。

在应县金城镇的范寨村,稻农们正抢抓芒种后的有利时机,并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这些绿油油的小秧苗就是海水稻,作为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法宝”,它在“落户”当地前经过了专家的反复多次论证和试验。“海水稻的特点就是抗盐碱、抗倒伏。应县盐碱地多,面积大,农业大学的教授和他的学生来测土配方,看过咱们这个地块,适宜种海水稻。”应县顺宏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志平说。

此外,盐碱地上种植水稻,不仅可以改良利用盐碱地,还能大面积盘活土地资源,解决农田碎片化、积土多、地力低等难题,让不打粮的贫瘠地变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应县顺宏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宋志刚告诉记者,“今年试种了100亩,明年推广到2000亩,后年向10000亩全县推广。”

应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3万亩,其中盐碱地20万亩,长期以来如何高效利用盐碱地成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次海水稻的试种项目不仅为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参考模式,未来,还将有效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下一步,应县将专门选派农技专家,在全县盐碱地进行推广播种,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孟志龙 任振国 应县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