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高度重视省校合作长期常态长效

来源: 作者:王明鹏 李益华 张雷 黄朴璟 发布时间:2021-09-03 11:30 0

山阴县把开展省校合作作为全县集聚人才资源、打造智力引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坚持高位谋划、高点推动、高效落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力争实现地方、高校、企业三方共赢,抓制度促长期,抓共赢促常态,抓项目促长效,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2所“双一流”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24份,并迅速落地农业和煤化工产业等合作项目,全县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活力有效激发,成效逐步显现。

高位谋划布局,凝聚“最强合力”。山阴县委坚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省校合作,坚持县级谋划、县级推动、县级落实,迅速在全县凝聚起抓省校合作的工作合力。书记、县长亲自抓。县委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工作规则》,明确“12大基地”建设各牵头单位及职责任务,迅速在全县全面铺开工作;县政府召开常务会,研究决定从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保障工作推进。分管县领导带头抓。建立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总负责的省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对应“12大基地”建设,下辖12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相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担任组长,带头抓实“12大基地”建设各项具体任务。组织部长常态抓。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召集各牵头单位,常态化召开专题会议,跟进督促“12大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6次,有力推动各大基地建设落地落实。

高点起步推动,探索“最优解式”。山阴县委着眼合作的长期、长久,确立“深化省校合作·山阴创三赢”的工作方向和思路,通过入企了解、深入高校对接、发放《实习实训摸底表》摸排等方式,准确掌握企业、高校、大学生、各单位实际需求,从中寻求合作的最优解。摸排企业需求。通过县工信局、能源局、农业农村局、科协、经济开发区等单位,先后开展两轮企业需求摸底,全面掌握企业在人才引进、产业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对接高校需要。先后派出18批次工作组,深入36所高校对接了解校地、校企合作意向,详细了解高校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大学生联合培养等实际需求,为开展省校合作工作打牢基础。了解单位和大学生意向。采取自愿报名方式,摸底有实习实训意向山阴籍高校大学生共266名,对应大学生实习意向和各县直单位用人需求,择优选派137名大学生参加县直各单位实习实训,涵养“乡情”,提能增干。

高效落地落实,释放“最大潜力”。山阴县立足本地“全国重点产煤县”“富硒小米之乡”“重点产奶县”等产业优势,依托县域内煤化工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云集的产业特色,重点谋求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相关院校的合作共赢,释放县域产业潜力和创新动能。原有项目有扩大。针对全县原有企业与高校的单一项目合作,借助政策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重新对接需求,加大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范围,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4家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合作扩大为大学生实习实训、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延伸等深层次合作。新的项目有收获。针对未建立校企、校地合作的企业、单位,深挖现实需要,积极宣传政策,促成朔州骏宝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阴县能源局等4家单位与11家高校签署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科研平台延伸、优质生源基地等合作协议。短板项目有突破。针对山阴县服务行业发展相对迟缓,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有短板的情况,加大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力度,依托近两年重点打造的“爱心家政”品牌,山阴县人社局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签署技能服务人才供需框架协议,基地建设的短板项目正在迎头赶上,努力拓短成长,扩大全县省校合作成果成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