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勇争先续写新篇章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19 18:12 80 0

日前

朔州日报推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县(市、区)篇、行业篇系列宣传报道

深入系统盘点十年伟业

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实现“大踏步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目标

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期聚焦朔州市山阴县

山阴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勇争先续写新篇章》

一起来看

↓↓↓

图片

十年奋进铸就荣光,十年巨变成就非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在新中国70多年建设史上,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上,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标识意义。十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莅临山西,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这是山西的荣光和骄傲,也是山阴的幸运和福祉。牢记领袖嘱托,扛起时代使命。山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20万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市委工作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对于山阴来说却是发展成绩耀眼的黄金十年,是山阴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十年。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十年来,山阴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震撼心灵,一桩桩日新月异的成就催人奋进。滔滔桑干河水,吟唱着山阴的奋斗之歌;巍巍广武长城,见证了山阴的艰辛历程。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进扬帆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山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带领全县人民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昂扬自信的姿态奔赴接下来的又一个十年,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续写新的篇章。

图片

山阴县:实干践行初心使命 扬帆铸就时代辉煌

山阴南踞翠微,北拥洪涛,古老的桑干河横穿境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聚焦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的战略目标,全县干部群众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山阴大地呈现出勃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十年砥砺前行,山阴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三个主体功能区、九大基地”的全面实施。十年励精图治,山阴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推动生态建设全面提速,桑干河湿地公园上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画卷见证了山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荣耀与辉煌。十年成就非凡,县域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前400名、全省前10名,山阴县先后荣获“全国产煤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畜牧强县”和“中国富硒小米之乡”荣誉称号。

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

十年间,山阴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煤基、钙基和固废为突破口,大力引进新材料“头部企业”,一批以中煤华昱、华夏煤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企业正阔步向煤电一体化、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转型,呈现出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产业发展态势。全县累计建成风电、光伏发电项目7个,累计完成投资75.25亿元,总装机容量91.35万千瓦,年发电量22.54亿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38.8%。山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一园两区”的空间格局,现有入园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开发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重点改革事项,持续深化“4321”项目对接、签约、建设、投产推进模式,围绕“钙基、碳基、固废”三大领域,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成煤基新材料、钙基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陶瓷纤维、电池负极材料5条产业链条,引进一批高质量产业转型项目,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链条矩阵”,已步入了良性发展快车道,正向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迈进。

惠农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间,山阴全县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稳步推进,粮食产量由2012年的2.5亿公斤增至2021年的3亿公斤,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以上,是全国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全县推广旱地谷子8万亩,亩均增产400斤、增收1200元。规模园区105座,存栏奶牛达8万头。骏宝宸农业科技公司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饲草交易平台,每年为周边省市提供粗纤维饲料10万吨。全县省市“513”龙头企业达到44家,多次承办国家、省级农业现场会。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山阴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实施“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2900余名帮扶干部奔赴一线,2018年顺利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成为全省首批率先脱贫摘帽的省定贫困县之一,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骏宝宸农业科技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下喇叭乡织女泉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古城镇古城村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今,山阴老百姓正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新期盼,共赴乡村振兴的美好新未来。

倾心惠民带来万家幸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阴县针对民生事业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聚焦群众关心关切,以城建、教育“两大短板”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实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城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以规划引领重塑城市空间,着力打造“两轴两水两脉四区一厅一中心”的城市新格局。现在从犄角旮旯的环境整治,到城市绿化美化的提质;从半截路、停建路的快速打通,到群众期盼已久的跨线立交桥、洪涛大街及东延线、西二环建成通车;从畅通城市微循环,到“六横五纵”路网格局的形成;从动车、高铁的全境贯通,到综合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从老百姓煤炉土灶取暖,到县城集中供暖全覆盖,城市品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县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仅2021年民生支出高达20.8亿元,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83%,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面之广前所未有。新建、扩建一中、二中、五中、一幼、二幼等多所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设立1000万元的教育专项基金,与国内11所一流高校签订了区域教育合作协议。全县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2万户、洁净煤替代l.2万户,水、电、气、路、暖等基础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城供热面积增至660万平方米、供暖用户达到4.9万户,开创了山区集中供暖的先河,2021年全县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1天,优良率保持在73%以上,可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10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增绿治污迈出崭新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山阴县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推动生态建设全面提速,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全域清洁供暖、河道综合治理等,全县水土气等主要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全市领先。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3.73%增长到17%。集中开展的桑干河清河行动,实施了83项治理修复项目,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三类以上标准;现在的桑干河湿地公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曲径通幽,湖水碧波荡漾,乔木灌木旺盛成长,形成了“桑干不干,桑地奇观”的秀美景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百鸟栖息,桑干河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夯基固本加强党建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阴县委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县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2021年县乡换届圆满完成,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9岁,比换届前下降近3岁;着力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被省委确定为全省转型综改集成牵引性改革试点县和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试点县。县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先后开展了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专项整治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短时间内政治生态实现了由“乱”到“治”、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社会风气由“浊”到“清”的根本性转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山阴县以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推动全县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图片

山阴县

奔跑在发展的春天里

惠农十年——

产业兴农生机盎然

山阴县大力实施“特”“优”战略,全县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十年间,从2.5亿公斤增至3亿公斤,推广旱地谷子8万亩,亩均增产400斤、增收1200元。全县规模园区105座,存栏奶牛达8万头,鲜奶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生猪存栏10.4万头,肉羊存栏30万只,鸡存栏52万羽。古城乳业集团产品由10年前的51种增加至121种,销售收入由4.31亿元增加至8.46亿元。骏宝宸农业科技公司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饲草交易平台,每年为周边省市提供粗纤维饲料10万吨。全县荣获“山西富硒谷子强县”和“中国富硒小米之乡”称号,农业品牌越擦越亮。

转型十年——

稳煤促新提速赋能

山阴县作为产煤大县,因煤而兴也为煤所困,为了改变“一煤独大”的畸形产业格局,十年间,山阴县抢抓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碳基、钙基和固废为突破口,大力引进新材料“头部企业”,一批以中煤华昱、华夏煤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企业正阔步向煤电一体化、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转型。十年间,建成风电、光伏发电项目7个,累计完成投资75.25亿元,总装机容量91.35万千瓦,年发电量22.54亿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38.8%。

跨越十年——

文旅融合势头强劲

从2020年开始,山阴县独辟蹊径,率先谋划以广武长城为中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同年,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被列入国家文化公园45个重点项目之一,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与沉寂后,明长城、汉墓群、旧广武城“三大国宝”重新焕发生机,由此拉开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大幕,总投资13多亿元的长城遗址遗迹、旧广武村古村落、长城博物馆改造、广武长城修复、广武国际滑雪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吴马营乡修建的李林纪念馆,玉井镇的山阴县第一个党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投运,为山阴的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开放十年——

开发区建设步履铿锵

2019年,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一园两区”的空间格局,现有入园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过去荒芜的盐碱滩,如今厂房矗立,成了商贾向往之地。通过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事项,实施“4321”项目对接、签约、建设、投产推进模式,围绕“碳基、钙基、固废”三大领域,建成碳基新材料、钙基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陶瓷纤维、电池负极材料5条产业链条,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链条矩阵”,其中超牌、恒科、赢胜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编辑: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