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羔羊的新“链”曲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02 15:35 0

乡村振兴,必须依托产业振兴。在探寻怀仁市振兴乡村的有效路径时,听到最多的是“念羊经”“发羊财”。怀仁坚持把羔羊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来抓,不断发挥资源优势、夯实政策支持、强化市场引导、引进战略投资,养羊产业逐步由过去“羊倌儿”“羊圈”布局分散的业态向“品牌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呈现出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好态势。

在新龙羔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酱料生产车间,一罐罐小巧精致的羊肉辣椒酱在生产线上不断传送,工人们加紧对这些新产品进行包装加工,每天有2万多罐产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怀仁市新龙羔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张文军说:“这款产品是我们9月份上市的羊肉香菇酱,适合一餐一罐,适合年轻用户,也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预计11月份大型设备回来,日生产量增加到10万瓶,年生产量达1亿瓶。”

羊肉酱料、羊肉预制菜、羊肉分割,在怀仁,与羊产业相关的加工企业共有12家,各类相关产品近200多种。这一条条产业链也是当地5万多村民的致富链。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是当地重要的养殖基地,全村羔羊年出栏量达到了50万只,80%以上的农民围绕羊产业走上致富路。

怀仁市和伟农牧责任有限公司厂长刘日堂说:“刚开始农民就在家里圈养三只五只,十只八只,拿到市场上销售逐渐地就感觉到能盈利、能挣钱,就逐渐发展到三十、五十只,随着农民养羊的逐渐壮大,县里面对这件事就非常重视,进行调研,然后出台了养羊的政策。”

在政策的支持下,海子村建起了多个现代化养殖园区,设置标准化养殖大棚,村民们告别过去“羊倌儿”“羊圈”的布局分散业态,实现了集中饲养、统一管理、抱团发展。

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村民刘卫东说:“以前咱们在家里面养的少,地方也小,现在来园区水也方便,地方也大,能多养几只,收入相对高一点。我养了800多只,现在来园区养,科学养殖有个110到120天就能出栏了,一年基本下来就能养三茬。”

刘日堂说:“像我们这样的规模,已经有40个大棚,建一个大棚就是20多万,国家补助一半,这样建大棚的人就越来越多,建起来以后专业地、科技地进行管理,精准地进行饲养。高峰期间每一茬羊能赚5万块钱,也就是一年能挣15万块钱,农民看到利益了,所以来养殖的人就越来越多,就发展得非常迅速。像黑龙江、内蒙、河北、山西、甘肃的车辆,就都来咱们这儿上门进行买羊。”

除了不断扩大养羊规模,怀仁市还发展起与羊相关的饲草、有机肥加工、屠宰等产业,实现了多渠道富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以农载牧、以牧富民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

怀仁市草牧业发展中心主任余治水说:“怀仁市坚持把肉羊养殖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做大做强‘羊经济’,做足做好‘羊文章’,不断创新牧繁农育发展模式,已经建成规模化养殖合作社157家,年饲养量达420万只,形成了种植、养殖、繁育、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肉羊全产业链条,全市从事与羊产业相关的农民就达5万多人。”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李晓

编辑:蔡泽云(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