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怀仁市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其中,通过拉出“为民服务清单”,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努力做到服务为民有力度、宣传为民有态度、执法为民有强度、走访慰问有温度,在全市形成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极大提高。
聚焦群众喝水难问题
让“放心水”流入百姓家
“以前每天一到用水高峰期,家里的水就不够用。我们通过微信和电话向供水保障中心反映情况,技术人员马上上门查看,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现在我们不用再为喝水犯愁了!”家住怀仁市明鑫苑小区的李先生,带着记者来到厨房,水龙头刚拧开一半,一股白花花的水柱喷涌而出。
怀仁市为切实解决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问题,今年3月16日正式启动引黄北七里寨水厂供水,同时关闭了第二水厂所辖的22眼地下水源井;虽然这一举措并未对城市供水水量造成影响,但却导致部分低层楼房的高层用户出现水压不足的情况,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收到群众反映后,我们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问题小区现场查看,并邀请太原市供水设计院的专家共同分析论证,及时查明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方案,通过申请政府债券筹集工程资金,概算投资520万元,实施了北七里寨水厂加压泵站建设工程。”怀仁市供水保障中心主任黄沁天介绍,“该工程于今年4月下旬启动,6月10日完成二水厂院内注水口工程及1300米直径315毫米输水管线铺设;6月底完成北七里寨水厂院内280平方米加压泵房主体及加压泵混凝土基座浇筑;7月20日完成加压设备安装及现场调试。”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该市老百姓用水水压不足的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供水保障中心可以及时供应我们用水,用水比较放心,新的加压泵站建好以后,我们怀仁的老百姓受益了。”该市新元小区的居民王冬梅说。
百姓就是“试金石”
贴心服务办实事
来到位于怀仁市怀安大街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企业开办窗口的工作人员王文华正忙着为群众办理业务,作为该服务窗口今年的“新人”,主要负责帮助办事群众和企业进行表格填写、网上申报、手机注册、电子文件上传等流程,完成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
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等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加快政务服务“掌上办”,在个体、食品、企业等业务量较大的窗口增加了4名帮办、代办人员,王文华就是其中一名。
“我们要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实事、暖心事,百姓所关心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成为我们心之所系。百姓满意度是最好的‘试金石’,我们要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海军说。
为了给群众和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跑动次数,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持续加大“五减”行动力度,压减审批时限、环节、材料等,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截至目前,共优化审批流程190项,切实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同时,在政务大厅增加4台叫号机,门前设置方便特殊人群的无障碍通道;在二楼大厅改造母婴室,配备了母婴床、沙发、微波炉等设备,让政务服务更人性化、便民化。
做好“第一课”
“零距离”办实事
秋季新学期伊始,怀仁市小牛顿幼儿园的50位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仁爱路消防救援站参观学习,共同上好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现场,消防指战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讲述日常防火知识、学校及人员密集场所初期火灾扑救和面对火灾的自救逃生方法,让小朋友们了解消防车的内部组成,现场试穿消防服,对师生们进行了消防安全的理论培训。
怀仁市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郝钢表示,为了进一步激发指战员为民、爱民、助民热情,该大队积极开展帮扶指导“零距离”、消防宣传“零距离”、执法为民“零距离”、走访慰问“零距离”、执勤备战“零距离”,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该市消防救援大队通过“认亲戚、交朋友”,挨家挨户上门与社区群众交流、宣传引导消防知识,详细了解居民的消防疑问,主动征求群众对消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走访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将走访时听取的意见建议、群众的诉求认真做好记录台账,严格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同时,在节日及高考期间设置“便民服务点”,组织指战员、消防文员、市民拎包、引导咨询、提供饮用水和常用药品等、秩序维护以及应急救援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怀仁市公安局开展一轮矛盾调处活动,结合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为信访群众办实事化解信访案件;市残疾人联合会结合“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患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进行助听器免费验配;云西街道开展帮助群众搬煤炭、搀扶老年人上下公交车、清扫路边积雪垃圾等活动;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设立便民服务点,为群众免费办理电动自行车牌照……
在怀仁,到处都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事件和身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记者:王荣 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