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
7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12家国家、省级媒体组成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朔城区,聚焦老旧片区改造和膜侧播种助农增产增效开展采访活动。
作为市府所在地,朔城区致力于打造“幸福之城、首善之区”目标,把老旧小区、老旧片区提质改造作为城市双修的重要抓手,积极谋划实施、迅速推进落实,助力城市提档升级,促进群众幸福感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采访团在朔城区的第一站就走进南城街道办八小片区,通过实地感受、听取介绍、现场采访社区居民等方式,了解老旧小区、老旧片区改造前后带来的对比变化,实地感受老旧片区风貌整治提升效果和群众逐梦小康路上不断提升的幸福感、获得感。
随后,采访团走进窑子头乡稻畦村和青圪塔村,下田埂、访农户、听介绍、看变化,实地了解膜侧种植技术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采访团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朔城区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亮点,反应了朔城区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气象、新变化、新生活。
朔城区对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此次集中采访为充分展示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是各级媒体走进朔城区、了解朔城区的大好机会,真诚希望采访团聚焦朔城区推动“幸福之城、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更好地记录报道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亮点工作,用心用情书写朔城区全面小康建设的精彩篇章。
(文/图 丁海云)
平鲁区
7月1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平鲁区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12家中央媒体和省直主流媒体30多名记者围绕平鲁区率先高质量转型发展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记录企业破解矸石之困,把黑色煤矸石变废为宝着“白装”远销海外的历程。
察看展示的产品
记者在产品储存库采访
在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产品研发中心、生产车间、成品储存库等地实地察看,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企业依靠科技转型发展,如何把“固体废物”煤矸石变废为宝的介绍。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欧盟CSR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认证,拥有国家授权专利技术16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项,承担了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拥有国内唯一的“煤系高岭土深加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煤系高岭土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据介绍,该公司已经累计将150万吨煤矸石变废为宝,节约堆放土地700多亩,2019年销售收入1.06亿元,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5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产品研发过程
听取企业负责人的介绍
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把平鲁区在转型引领、改革先行,加快率先发展征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展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平鲁、关注平鲁,为平鲁区全面开创率先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汇聚强大正能量。
(文/图 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