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朔城区农业农村局认真履职尽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指针,从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收到良好成效。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人员专项抽检朔城区油菜产品
——加大力度,强化农产品认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的认证登记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举措。为此,朔城区农业农村局每年及早定思路、定计划、早谋划、早对接,按照“精准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增加认证绿色食品、突破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工作方略,组织专门人员下企业进行宣传动员,积极帮助企业制作申报资料,及时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和产地环境、产品质量认证检测,推动辖区“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快速发展。2017-2019年全区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8个,2020年已组织4家企业18个农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现已完成申报资料初审、现场检查、产地环境与产品质量检测任务。同时,今年将辖区企业生产的荞麦、荞麦米、荞麦粉、胡麻油、马铃薯、马铃薯全粉及藜麦列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计划,努力向着增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目标发展。
抽检早市农户分散性蔬菜类产品
——突出重点,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19年12月底,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后,朔城区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迅速行动,分三步走推进此项工作。第一步:今年1月,根据“全国统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基本样式”,印制32K“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00本;第二步今年2月中旬,结合朔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设施大棚、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摸底调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以蔬菜、食用菌、水果生产单位为重点,送达统一印制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累计送达相关生产单位15家98本,并现场宣传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政策知识,指导生产单位负责人正确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确保企业产品亮证销售,实现可追溯管理。第三步于今年二季度,结合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督检查,共抽查5家蔬菜生产单位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情况,基本实行一车一证或一批一证,做到了每车每批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宣传国家禁限用农药政策知识
——主动作为,开展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专项抽检。朔城区于2018年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此省市两级农业部门下达朔城区2020年第二、三、四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400个样品,包含蔬菜、瓜果、粮油、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了确保全年完成这项任务,该局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制定抽样检测计划,重点抽检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设施农业园区产品、粮油产品、鱼类产品、畜禽产品等,计划分三轮抽检,第一轮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集中抽检“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设施农业园区产品、鱼类产品、早市农户分散性蔬菜粮油畜禽产品等;第二轮于7月下旬至9月底集中抽检辖区露地蔬菜、大田农作物产品;第三轮于10月至12月集中抽检畜禽产品。从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 已累计检测抽样145个,其中抽取蔬菜101个、瓜果11个、食用菌7个、鱼15个、粮油7个、畜产品4个。
指导企业负责人正确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宣传先行,普及国家禁限用农药知识。为了让农产品生产者知晓国家禁限用农药知识,朔城区农业农村局派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携带统一印制“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以蔬菜、食用菌、瓜果生产单位为重点,边开展监督检查,边张贴“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边现场传授国家禁限用农药知识,以此普及生产者安全使用农药常识,增强对自己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