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春联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光平 发布时间:2025-01-27 18:14 0

在我心中,过年的仪式感,是从父亲写春联开始的。

父亲是个老学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我小时候,临近春节,他就开始准备写春联的 “大事”。他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陈旧的木盒,里面装着粗细不一的毛笔,笔杆被岁月磨得光滑。还有一块乌黑发亮的砚台,那是爷爷传下来的,承载着家族的记忆。

父亲先把红纸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动作娴熟又专注。裁好的红纸像一片喜庆的红海,铺满了家里的大桌子。接着,他将墨汁缓缓倒入砚台,拿起墨条,一下一下地研磨。随着手臂的摆动,墨香渐渐在屋子里弥漫开来,那股独特的香气,瞬间就把年味烘托了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父亲提起毛笔,饱蘸浓墨。他的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而坚定,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一支笔,而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令箭。只见他手腕轻转,笔锋游走在红纸上,似行云流水,又似蛟龙出海。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笔画之间的牵连与呼应,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天增岁月人增寿”,一笔一画,写满了对家人的美好期许;“春满乾坤福满门”,一横一竖,饱含着对生活的热忱向往。

我常常在一旁看得入神,父亲写字时的样子,仿佛自带光芒。我忍不住拿起一支小毛笔,有样学样地在纸上比划。可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像毛毛虫爬。父亲看到了,也不生气,笑着摸摸我的头:“别急,练字要有耐心,一笔一画慢慢来。” 说完,他便手把手地教我握笔、运笔,那一刻,父亲的大手包裹着我的小手,温暖而有力,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写好的春联,被父亲整齐地铺在地上晾干。我和弟弟就像两个小卫士,守在旁边,生怕有人不小心踩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春联上,红色的纸张愈发鲜艳夺目,金色的墨字闪闪发光,那是新年最美的色彩。等春联晾干后,我们全家一起动手贴春联。父亲负责在门的两侧涂抹胶水,我和弟弟则小心翼翼地把春联展开,高高举起。母亲在一旁指挥着,“左边高一点,右边再往下一点。” 一家人齐心协力,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贴好春联的家,瞬间焕然一新,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那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就像父亲对家的守护,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如今,父亲年事渐高,写春联的任务大多落到了我的肩上。但每年春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写春联时的模样,那专注的神情、有力的笔触,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情。

父亲的春联,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份深深的父爱。它承载着我们家的温暖与幸福,也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些手写的春联,依然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年味,永远不会褪色。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