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中旬,我独自一人到云南旅游,先后游了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最后落脚昆明。
来云南旅游不来九乡,枉来云南,宜良人如是说。此话激发了我到此地一游的浓厚兴趣。
九乡风景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是一个以溶洞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景区有上百个大小溶洞,被称为溶洞博物馆。景区内张口洞古人类生活遗址,代表了我国南方一种独特的旧石器文化,被称为“九乡一绝。”所以有地上游石林,地下游九乡之说。
景区距昆明市六十公里,距宜良县城约三十七公里,距石林景区三十六公里。
我从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景区出来,网约了一位彝族美女驾车,向九乡风景区进发。
不由地想起我的故乡。四月的塞外,仍春寒料峭,杨柳才刚刚吐绿。此地却是满山遍谷的绚丽山花,一簇簇,一丛丛地争相绽放吐芬,曲曲弯弯的山路里飘溢着淡淡的清香。
身旁的美女健谈,一路交谈,语言并无障碍,顿时解除了旅途寂寞。途中,我不断地向其了解当地的民族的风俗民情,心情愉悦,不知不觉中就到了。
下车信步迈入景区,一棵高大的黄连木树像巨人一样屹立,状如华盖。树下不远处,入眼的一块奇石上雕刻着五个行书大字:九乡欢迎您。见之,心舒意坦,游心倍增。
前行数十步,又一块美石由鹅卵石的底座托起,右边四个赭红色大字:云南九乡。左边同右边字体规格相同六个字,是天蓝色,上书:国家地质公园,伫立路左边。
跟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进入洞窟,抬头望,荫翠峡,清幽迷人,两岸峭壁耸立,河水潺潺流淌,天空露出一条线似的缝隙,眼前便露出一片光明。
沿着峡谷蜿蜒曲折的台阶,步过断魂桥,是惊魂峡,峡谷陡峭险峻,雄伟壮观。再入洞中,便是雄狮厅,此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厅堂,面积达15000平方米,大厅气势恢宏,四周是神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坝、穴珠卷曲石、钙板,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高高的石顶下,面积宽大无比,就座万人开会学习,绝不会拥挤。洞口上方蹲着一头雄狮,威武雄壮。
厅前雌雄飞瀑高达三十多米的瀑布,从溶洞顶端飞驰而下,疑似银河倒挂,银珠喷飞四溅,发出轰轰的巨响。
连着大厅的神田,上下九级梯田,层层叠叠,呈半圆形状,面积大小不一,田中溢满清水,在灯光照射下,微波荡漾,盈则下泄,亏则自补。绢绢细流,汇入飞瀑下的潭中,一派田园风光。
更为惊奇的是,梯田边竟生长几株不知名植物,青翠碧绿!令我十分诧异。观梯田景致,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莫不让人啧啧惊叹……
神女宫内,在五彩缤纷的灯光闪耀下,仙女们神态各异,婀娜多姿,动作飘逸,各显神通……让人流连忘返。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九乡溶洞集雄、险、奇、秀,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所有溶洞中,皇冠上的明珠。
溶洞群的形成是强烈的喀斯特作用所为,溶洞的山多为石灰岩,石灰岩经地下水浸蚀,就会形成溶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则是碳酸钙,碳酸钙与水中的碳酸相遇,就形成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钙是溶解于水,造成溶洞的形成扩大。水蒸发干的状态下,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消失,留下的就是固体的碳酸钙。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就是石钟乳、集腋成裘的,凝结的是石笋。
在奇异的地下,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虽看了许多美景,但是实际上只游览了溶洞内极小一部分而已。慢行出口处,向上是几百级的台阶,遥不可及,我毕竟老矣,累得腰酸腿软,只好扶电梯而上。几分钟后,就到达地面。当我看到明媚的阳光后,再回首看那黑沉沉的洞穴,仿佛从一个梦幻的神话般世界又回到真实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