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鸟类为生态环境“代言”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26 11:29 0

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二月的朔州天气逐渐转暖,首批北迁的候鸟飞抵桑干河畔,优雅的天鹅、灵动的赤麻鸭、振翅的大雁等在湖中游弋欢歌,栖息觅食,勾画了一幅生动和谐的春日美景,这些珍稀鸟类为生态“代言”,为城市添彩。

初春破晓,桑干河朔州段东榆林水库冰封的河面随着神头温泉水流下开始消融,数万只候鸟舒展修长的双翅,排着整齐的队列栖息在河畔,鸟儿们时而水边闲庭信步,时而相互追逐嬉戏,时而结伴展翅飞翔,为静谧的湿地增添了春日的生机和活力。候鸟的唳鸣、动车的呼啸,交织在春日里,奏响一曲自然与现代交融的乐曲,成为了候鸟栖息天堂、观鸟胜地。

摄影爱好者周卫说:“从去年开始有白尾海雕,而且我今年拍到大鵟了,这是两个新鸟种。尤其是万鸟齐飞的时候,场面特宏大。”

摄影爱好者吴建军说道:“回归的鸟第一批已经过来了,比如说鸿雁比较多,尤其今年发现还有灰鹤也多种群过来,天鹅每年都有,现在里面有几只疣鼻天鹅,我们经常过来,有些观鸟的也经常过来,环境改造是逐渐比以前好多了,相对来说鸟也多了。”

朔州以桑干河恢复治理与生态修复为主线,连续7年实施引黄生态补水,生态补水出境率由40%提高到96%,桑干河朔州段被生态环境部选树为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湿地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生态环境,辖区内2884.08公顷的省级以上湿地面积成为多种濒危鸟类物种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停歇地,每到候鸟迁徙时,河道、水库各地都是雁鸭成群、鹤舞莺飞、上下颉颃,百鸟云集,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忠说道:“朔州市从2018年开始持续推动桑干河朔州段综合治理,开展了桑干河清河行动、“四水共治”专项行动等,重点实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57个项目,国考断面全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水质改善使候鸟种类由2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16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数量由10多只增加到50余只,呈现出水里有鱼虾在浅翔、空中有候鸟在飞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今年,朔州将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生态保护工程,推动桑干河流域上游朔城区东榆林国控断面水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右玉县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置项目、大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等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厚实家底”为基础,朔州还将因地制宜打造观鸟平台、水上旅游度假区,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形成融“观鸟、餐饮、民宿、康养、露营”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探索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结合,让湿地既能保持“颜值”,又创造“产值”。

市文化和旅游局改革发展科科长孙雁华说:“朔州有右玉苍头河、怀仁口泉河、山阴桑干河等国家级湿地公园,每年过路停留和常年居住的鸟类数量达到了三万多只,已经成为朔州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优秀的环境资源、天然的湿地公园,带动了周边美丽的乡村旅游,使‘长城——湿地——生态’成为一个旅游的链接,一路行一路有景,四季来四季分明。”

记者:任振国 刘磊 张小菊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