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山区披新绿 生态又富民

来源:朔州日报 作者:符烨邦 发布时间:2021-08-23 16:20 0

初秋时节,暑热未尽,走进平鲁区双碾乡,却是清爽怡人。山上,连片生长的燕麦草郁郁葱葱,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幽香;山下,隐约传来此起彼伏的牛羊叫声,散落在大小不一的圈舍里,好一派田园风光。
    双碾乡地处平鲁中部山区,四周群山连绵,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让靠天吃饭的当地人不得不把目光对准了丘陵和山地。2015年,依托朔州建设全国草牧业发展试点市机遇,这里乘势而起,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优质苜蓿种植基地。如今,6年多时间过去了,苜蓿草摇身改良为更富营养的燕麦草,这儿也焕发出一片新的生机。
    “以前农民自己种草自己卖钱,现在由公司统一种,农民省去了技术和销售烦恼,打理草就能挣钱。”实施双碾乡5万亩人工草场修复项目的牧源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效军介绍说,公司去年整合了双碾乡17个村5.2万亩草场资源,变分散经营管理为“大草场围栏、养殖划区、轮牧作业”发展模式。通过一年来的精心建植和管护,长期种植同一作物造成的基地老化、退化、沙化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草场生态经济效益日渐显现,预计年产值约2700万元。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提质,农民的腰包也在变鼓。除继续享受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外,还可享受土地流转补助以及草场务工收入。仅去年一年就支出流转收入150万元,务工收入87万元,惠及贫困户700余户。
    “开机械的1天能挣300元,其他普通岗位的1天挣200元。”双碾乡计家窑村农民计富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会操作机械,经常来牧源草业公司帮忙种植、收割、加工和运输牧草,一年下来有七八万元务工收入,成了公司固定的“上班族”。
    牧源草业公司是我省确定的5家大型草业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开发出多种深受市场喜欢的草产品,其中部分还与内蒙、忻州等地签订了供销合同,实现了发展效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借助着公司的优质技术、市场以及为周边养殖户无偿提供的饲草,双碾乡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促进了畜牧产业欣欣向荣发展。
    在大有坪村养殖户于增的养殖场里,400多只山羊和绵羊矫健体壮、长势喜人。这一群羊有时会被羊倌带着散养,有时会吃饲草。于增告诉记者,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双碾乡的牧草营养丰富,养殖母羊的受胎率也相应地提高,现在基本保证每年二胎。之前最多养殖不超过100只,现在年出栏在200只左右,直接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在大有坪村,像他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有5户。
    农种牧用,农牧结合。近年来,双碾乡以龙头公司为依托,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推广适合本地的牧草种植、畜牧养殖,初步形成了以草畜业为主的生态畜牧集聚区。截至目前,全乡退耕还林还草12.6万亩,养羊总量达3万只,猪2.5万头,牛3000多头,驴700多头。昔日的山区借燕麦草又披上了新绿,生态环境也在变得更好,绿色产业变得更多,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