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从“扩大绿”到“转化绿”的生态接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9 17:43 0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岁月峥嵘,百年初心如磐,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记录千秋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从今天起,《朔州新闻网》将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通过历史回溯、现实展示,记者实地探访发生在朔州的党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梳理党史上名载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决策等,全面展现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70年,一场绿色接力,右玉历任县委书记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右玉人,向荒山秃岭开战、向狂风黄沙开战、向贫穷落后开战。如今,穷根挖走了,右玉脱贫了,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成右玉人的“金山银山”。

在山西献果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加工沙棘果汁。通过自主研发和加工生产,一颗颗沙棘果制作成沙棘油、沙棘饮品、沙棘口服液等四十多种产品,用沙棘果串起了右玉生态产业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链条。

右玉沙棘资源非常丰富,全县共有沙棘林28万亩。寒冬里,一串串黄色的沙棘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种浑身长满硬刺的灌木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如今已遍布右玉的山头河谷。沙棘每年中秋节前后进入成熟期后,当地村民都会自发地进行采摘,卖给加工企业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山西献果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光柱告诉记者,公司从2020年10月中旬开始收购沙棘,总收购量达到了1200多吨。这些沙棘果都是从右玉当地老百姓收购的,帮助老百姓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现在临近春节,已经达到了产销两旺,日出货量最高能达到8万箱。

依托资源优势,右玉县共发展沙棘加工企业12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为了障沙棘企业的原料供应,右玉县还先后在威远镇、右卫镇、新城镇等地栽植了3.05万亩人工沙棘林,引进优良品种,采用集约化管理,为沙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右玉县沙棘研究所所长曹满说,沙棘产业在右玉来讲既是绿水青山又是金山银山。接下来一要做好沙棘生态健康产业的生产基地;二要把沙棘的技术和研发中心基地建起来;三要把宣传弘扬右玉精神与沙棘文化宣传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做好沙棘的产品生产,还要宣传好沙棘的文化。

28万亩沙棘、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8万亩中药材、4.2万亩彩色种植、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169.9万亩的林地面积……良好的生态正在给右玉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守生态就是谋未来,在右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篇大文章。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这上半篇文章已基本完成;由绿起来到富起来,这下半篇文章右玉正在发力。右玉县坚持绿化彩化财化一体提升、治山治水治气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工作要求,抓细做实转化、拓展、提升、共享“四篇绿色文章”,在“共建中共享”,走出一条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