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底色朔州蓝

来源:朔州日报 作者:刘淑花 发布时间:2020-07-29 11:39 0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清清的河里鱼鹅戏。盛夏朔州,行走在街市、田野中,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一个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朔州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省生态环境厅《6月及1至6月全省环保指标完成情况快报》中,我市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最好,排序全省第一;在1至6月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的排序中,我市位列第三。

深化大气污染治理,让天空更蓝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坚决打赢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政治仗、民心仗、攻坚仗,全力推进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我市全面展开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特别是针对“冬硫夏尘”季节性污染特点,紧紧围绕“减硫降尘”工作重点,结合“夏防行动”6项清零任务,不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半年来,在这场特殊战役中,我市做出了不懈努力:

  统筹谋划,制定出台决战计划。市政府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下达21项决战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压实责任、推动落实。

  突出重点,全面开展夏防行动。在省级“夏防行动”12项清零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突出控硫、降尘、治臭氧、严执法四个重点,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煤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方面制定了16项“清零”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部门联动,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加大城市道路及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力度,市区主要路段机械化清扫冲洗率达到90%以上,一级保洁标准责任区路面达95%以上;开展市中心城区工程渣土运输市场综合整治,推行渣土运输准入管理,严厉打击车辆不苫盖上路等行为;应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的在建施工工地安装率、联网率达到100%,开展3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隐患43条,全部整改完毕。

  加大力度,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市、县、区建成区全部实现禁燃禁放、禁烧散煤,年内全部实现清洁取暖。

  治理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我市把严守生态红线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对“散乱污”企业坚决关停,对生态红线范围内企业坚决拆除,对排放未达标企业坚决整改,对高污染项目坚决拒绝,对在建企业项目不达环保标准的坚决不准投产,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改善地表水环境,让河流更清

  “走了,去太平窑水库看大天鹅了!”春秋时节,桑干河上游的太平窑水库有大量候鸟停歇或栖息繁殖,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更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观赏。这是我市深入开展桑干河清河行动以来,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之一。

  2018年以来,我市按照“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兴业”总思路和“一年治标、二年治本、三年创优”总目标,上下勠力同心,全面推进桑干河清河行动,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共完成投资24.5亿元,桑干河河道及控制范围内的污染企业违法建筑、各类垃圾全部“清零”,彻底剿除了流域内劣V类水质,入河排污口水质及河流水质稳步提升,历史性地改善了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我市又以爱国卫生运动为牵引,深入推进清河行动三年创优,将清河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污染防治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强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清河行动,在清河行动中,持续清河创优,生态修复造田,强力节水灌溉,集中整治环境,健全完善机制,弘扬桑源文化,打造百公里桑干河——永定河生态经济带。

  我市出台《朔州市桑干河清河行动2020年工作方案》,明确了37项清河治污措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保温提效工程、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怀仁市污水处理中心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山阴县污水处理厂提质提效工程、应县污水处理厂保温提效和提标改造工程、右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全市7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溢流口全部封堵,除平鲁区、右玉县污水处理厂以外,其它5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沿河企业、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力度,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54个,杜绝超标污废水直排河道;13个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断面水质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桑干河清河行动的不断深入,各项控污治污工程成效显著,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全面达标。

保持执法高压态势,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我市严格落实责任,坚持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督监管责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常态长效推进工作落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让蓝天常在、青山长在、绿水常在。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在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的的同时,坚持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放松。

  进一步加大疫情医疗污水监管力度。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对全市8家发热门诊和2家集中定点隔离医疗机构的医疗污水及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出水余氯全部达标,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同时开展了“双随机”执法检查,目前,抽查一般排污单位200多次。

  进一步强化“散乱污”企业监管力度。全面排查土法烧制煤矸石和石灰、违法采石、违法晾晒煤泥等“散乱污”企业,对发现的75家“散乱污”企业全部予以取缔。同时对市区拆迁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和燃煤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交办相关县(市、区)及职能部门16项突出问题,进行督办整改。

  进一步开展煤矸石堆场摸底排查。目前,共排查煤矸石堆场100多处,对不规范的矸石堆场全部交办相关县(市、区),要求9月底前全部采取黄土覆盖、填埋绿化等措施进行规范处置。

  进一步深化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信访举报案件以及违反环评、环境保护“三同时”、排污许可证制度等违法违规建设、投用、超标超量排污、偷排偷放污染物等违法行为,持续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涉黑涉恶和“保护伞”问题线索的筛选、排查、甄别。目前,全市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09件。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市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精神,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守护蓝天白云,点亮美丽朔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