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称为“鸟中熊猫”。1990年鸟类普查时,全国只有1000多只黑鹳,它天性机警,一般远离人类,常人难得一见。近日,在朔州太平窑水库,却有不下21只的黑鹳在嬉戏觅食,对朔州生态环境投了肯定票。
黑鹳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是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体大达100厘米,下胸、腹部白色,嘴及腿红色,在不同角度光线反射下,呈现绿色和紫色的光泽。黑鹳常觅食于沼泽地区、池塘、水泊、河流沿岸及河口。太平窑水库面积开阔,五六月份低水位运行,相当于是人造湿地,正好适合黑鹳生活习性。
黑鹳是一种迁徙鸟,3月末到达北方繁殖地,繁殖期4~7月。现在正是黑鹳的繁殖季,看来今年是想在朔州生产小宝宝了。如果心想事成,黑鹳家族添新丁,朔州也为这个濒危鸟群的增加做了贡献了。黑鹳通常成对单独营巢,巢甚隐蔽,不易发现。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扰,则第二年巢还将被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庞大。黑鹳孵化期31天,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100日龄后才不归巢。果然是“鸟中熊猫”,繁殖后代时间几乎是鸟中最长的。这对朔州的生殖环境也是一个考验,但愿今年考验优秀,明年黑鹳家族继续来朔州繁衍生息。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朔州已经栽起了梧桐树苗,但愿顺利成长,根深叶茂,成林成森,吸引更多的鸟来朔州分享“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