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人:祁贵 李峰亮 祁振东 祁振明
朔州的生态安全对京津冀地区和山西省生态保护举足轻重。朔州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两山理论”示范区,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双轮驱动”态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刻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建设是关系朔州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朔州确立了“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目标,坚持右玉绿化与全域绿化同步推进,2019年完成造林面积82.82万亩,是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2.47倍,有林面积593.9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的9.35%,提高到37.24%,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
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拓展生态建设成果。“两山理论”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环境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为了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通道,实现“既种树、又种富”,“既要林子、又要银子”,“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是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种植经济林42.26万亩、中药材4.4万亩。二是坚持林草牧统筹发展。种植牧草85万亩,右玉羊肉成为山西省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畜产品,怀仁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8个“一县一业”发展典型,右玉名列商务部电商考核全省第一。三是开展旅游招商。右玉签约9个项目37.59亿元,开工率66.7%。四是运用良好生态环境形成的小气候扩大种植品种,提高单产。小杂粮种植面积155万亩,加工销售收入13亿元;朔州市、怀仁市、平鲁区分别被中粮协会命名为中国“杂粮强市”“绿豆之乡”“红山荞麦之乡”;山阴县申报“中国富硒小米之乡”。五是“朔州绿”品牌不断擦亮,右玉精神发扬光大。中宣部等7部委在朔州举办“全国绿水青山主题演讲比赛”,右玉干部学院举办培训班550多期,培训学员3.83万人次。六是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河流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7亿元,桑干河与永定河首次“牵手”协同治理。
牢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选择。我们决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实现永续发展。朔州市委提出“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奋斗目标,建成了大量的公园。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总长10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打造15园155个景点的城市水系生态经济走廊。
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对传统农业文明“有限发展”生产方式的超越升华,也是对“重发展、轻保护”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逻辑校正。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六大工程”,倒逼企业绿色发展。连续举办七届“亚洲粉煤灰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平朔复垦工程成为自然资源部、教育部土地复垦野外观测和教学实践基地。2017年以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一大批循环工业园区相继建立,市开发区2019年招商引资10多亿元,位列全省园区第12名。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四大基地”,煤炭运输实现“三化”,“2+7+N”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全国“日用瓷生产基地”建设高歌猛进。2019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93.1亿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和0.7%。市区60多辆公交车全部更换为电瓶车,90%以上城市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全部实现集中供热。
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生态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的整体观和系统观,贯穿了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桑干河清河行动“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兴业”“源头治四水,百日大会战,剿除劣V类,水质全改善,清水进北京,确保水安全”,沿河建设观景道177.4公里,绿化20万亩以上,完成322项治理工程。2019年1月-10月,国、省考水断面全面达标。建成许多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天鹅、燕鸥、东方白鹮、黑鹳等珍稀国际迁徙候鸟成群结队来到朔州市越冬栖息。
深刻理解生态法治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生态法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态法治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为此,朔州制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蓝天碧水实施方案》,进行了《朔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出台《河长分工治理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法治体系,把“指挥棒”竖起来。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拥有健全的法治保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法治化建设新格局。
(朔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