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他们勇敢担当,只为守护 绿水青山就是他们的“幸福靠山” 守护绿水青山定下环保审批红线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晋飞 发布时间:2022-07-18 17:08 0

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局长王志文代表该分局赴京参加大会接受中央表彰。

7月5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右玉县,在苍茫的绿海之间,找到了王志文。他说:“这个荣誉是国家对我们右玉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肯定,我个人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山西晚报记者在右玉县采访的几天里,听到最多的词语就是:植树、生态、奉献、忠诚、右玉精神、群众利益……

绿化率达55% 绿色离老百姓更近

7月5日,右玉县小南山上。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王志文开门见山亮观点:“生态是右玉的灵魂,绿色是右玉的本色。”

他四周瞭望一番说,“你看见右玉县现在山山岭岭都是绿色,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5%,可你知不知道,解放初期,还不到0.3%。右玉县几代人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我们环保卫士把树看得比自己的命还珍贵。无论是隆冬还是盛夏,凌晨抑或是夜半,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始终坚持环保服务于右玉造林绿化,努力做到绿化先行、环保紧跟,生态优化、防治结合。

针对春季解冻迟、适宜植树时间短的实际,他们大力推行春秋两季植树,秋季整地,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适时栽植。特别是以风沙严重地带、风蚀严重区域为重点,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间,加大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灌木林的种植比重,有效控制流域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林草覆盖面积连续10年年均增长3万亩。

在植树造林大会战的基础上,右玉分局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全面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在已建成日处理1万吨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基础上,2019年又开工建设了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累计完成11个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13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现了城乡污水、垃圾、工业固废全覆盖。右玉县分管生态环境局的负责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全部达到100%。”

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副局长祁国伟是一个已有3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在右玉县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在右玉植树难,造林更难,要想把植下的树保护好更是难上加难。”

他回忆说,小时候,老师带着他们种树;在乡镇工作后,和广大农民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大搞植树造林,三分种树、七分管理。“到了环保部门工作,作为环保人,现在我们不仅要种树,还要管好树。谁砍我们的树,我们就依法严惩他!我们必须以这样的决心去管好树。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好的家园,这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祁国伟说,他们严格执行《右玉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实行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环保目标督查督办与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右玉分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方向,坚守项目准入门槛,将环评作为新建项目备案、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在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发展产业过程中始终严把环评关,明确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六条”红线: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把握资源利用上线,严格环境准入红线,严把水源地保护红线,严控畜禽养殖禁养区红线。

5年时间 为环保拒绝百亿投资

“环保工作如何抓,严格执法是关键。”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执法队孙梁队长的话斩钉截铁。

孙梁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在大气、水、土壤污染三大攻坚战中,一下子关闭了三个养猪场。这些都是经济效益很好的企业。但是随着县城的发展,这些地方都成为了禁养区。绿水青山来之不易,守护住绿水青山的成果,环保局的意义在于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大制度的前提下,他们又因地制宜进行了细化,比如选煤厂的改造,不达标绝不能生产,经济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次性取缔22座小煤炭洗选企业,规范28家涉煤单位,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都达到国家排放指标。

孙梁毫不避讳地说:“其实这个过程中,也有人说情,也有人送礼,但是绝不能动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除了严格执行制度,他们还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绿色服务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开展创作绿色文学、书画、摄影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培育和激励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树典型、做示范、建机制”活动,累计创建生态文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镇230余家,创建率达80%,形成了“我在生态中、生态在我心”的良好风尚,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90%,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1%,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书写一份漂亮的答卷?朔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右玉分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环保相关政策,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全县经济发展实现了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长。他们是经得起诱惑的,5年时间,一百多亿元投资被拒之门外。”

发展生态、绿色崛起是右玉县的战略选择,是右玉县决策层的共识。该县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大批绿色低碳循环项目的竣工投产,既高效利用了资源,又降低了能耗,也保护了右玉县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利用的生态发展之路,有力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良好生态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约30%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右玉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打造了杀虎口、苍头河、南山公园等一批旅游景点景区,全面打响生态休闲度假、西口风情体验、消夏避暑养生的旅游品牌,右玉县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域为单位命名的AAAA级生态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省第一个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方向的开发区,为右玉县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2018年,右玉县旅游总人数达291万人次,收入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28.2%。

2018年,右玉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同比增加9天;二氧化硫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5%;PM2.5平均浓度值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1,同比下降13.9%,全市第一。

徜徉在苍头河畔,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污控股股长姚尚杰自豪地说,右玉现在是天然的“森林氧吧”,负氧离子达到1400。他扳着手指头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13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环保模范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今年5月,荣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这次……”不等说完,他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姚尚杰说,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统筹治理,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实现了绿水青山的提档升级。绿水青山现在就是“幸福靠山”。

数日的采访,山西晚报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采访了几十个人,都不愿意让拍照,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个人不算啥,需要宣传的是右玉精神!


编辑: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