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应急管理部门发出安全提示,要全面彻底排查整治“三类场所”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力稳控安全形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三类场所”包括:“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其中,“九小场所”包括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医疗机构、小商店、小餐饮、小旅店、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包括集餐饮、住宿、娱乐、商业、仓储、文化、体育、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寄宿制中小学、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旅游场所等场所。
“九小场所”须严格落实“七严禁”:
1.严禁违规安装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用油。
2.严禁使用易燃或可燃材料夹芯板装修、隔断。
3.严禁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在外墙门窗设置铁栅栏、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4.严禁在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5.严禁损坏、挪用、圈占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6.严禁违规设置人员住宿。
7.严禁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焊割等有火灾危险性的作业。
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要做到:
明确管理职责:各出租方与承租方、管理单位与业主、业主与业主之间,应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火源:严禁违规动火动焊、违规使用液化气罐、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违规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完善消防设施: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设施,配齐消防器材,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完整好用。加强消防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演练,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人员应注意:
开展防火检查、巡查,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全面检查维护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作业,严禁违规进行电焊、气焊操作。制定灭火和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员工开展消防演练。
记者: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