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五年来,朔州市纪委监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不”一体推进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不敢”“不能”“不想”的辩证关系,坚持把一体推进“三不”贯穿于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实现办案、整改、治理协同贯通,持续释放叠加效应。
保持高压态势,在严惩治中强化“不敢”
“三不”一体推进,“不敢腐”是打头的。不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就谈不上保持高压、形成震慑。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形成强大震慑,确保底线常在、“后墙”不松,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
强化案件查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五年来,全市共立案审查调查6802件,处分621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49人,采取留置措施71人,“惩”的力度不断加大、“严”的氛围更加浓厚。在纪法威慑和政策感召下,218人主动投案和交代问题。
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五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18件859人,通报曝光179起典型问题。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带头整治文山会海等问题,规范性文件和全市性会议同比分别下降75%和52.6%。持续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肃查处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不吃公款吃老板”“居民小区隐蔽吃喝”等问题,严防反弹回潮。健全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出台《重要节点监督检查发现“四风”问题线索快速处置工作办法》,2020年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查处市本级问题线索43件,是2019年同期的4.8倍。
强化专项整治。聚焦群众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五年来,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141件4790人,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实在。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并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31件1304人。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推动专项斗争常态化,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333件,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81人。协同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案审查调查157件,处理处分266人,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扎紧制度笼子,在重预防中实现“不能”
防止腐败扩散蔓延,既要靠依规依纪依法惩处,又要靠制度约束拉紧“红线”、划清“底线”。市纪委监委围绕权力制约、资金监控、人员监管等关键环节,推动“关权入笼”,巩固“不敢”“不想”的成果。
补齐制度短板。查处腐败案件,一个重要目的是要消除阻碍制度执行、影响治理能力的消极因素,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市纪委监委从立案开始就注重查找制度漏洞,剖析案发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五年来,向发案地区、部门和单位发出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700多份,推动有关方面找准症结、完善制度、切实整改,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在查办南志中案后,第一时间在山阴县开展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工作,针对暴露的短板弱项,下发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督促山阴县委建立《在职领导干部决策执行事务受干扰登记备案和记录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退休前廉政谈话、退休后约束制度》等制度,堵“暗门”、关“天窗”,补齐制度短板。
规范权力运行。五年来,市纪委监委把“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作为巩固案件查办成果的重要抓手,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督促主责部门系统梳理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风险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60余项,形成了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的长效机制。聚焦权责透明,推动分类分层分级深化党务、政务、司法等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设,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
消除监管盲区。在查处刘修占案后,针对暴露出的“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探索制定与驻朔单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沟通协作联动机制,着力破解“双管干部”监督难问题,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出台《与司法机关关于指定管辖、提前介入、庭审旁听、文书通报工作暂行办法》等,规范职务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工作机制,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
筑牢思想“堤坝”,在提觉悟中促进“不想”
一体推进“三不”,“不想”是根本。市纪委监委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深化思想淬炼、坚守初心使命、筑牢信仰之基,努力实现“不敢”“不能”向“不想”的升华。
在固本培元中筑牢“防溃坝”。协助市委制定了《朔州市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教育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党纪国法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市普遍开展党纪国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荡涤心灵、拒腐防变,筑牢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处分决定宣布现场警示教育,推动发案单位党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引导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廉洁治家。
在警示教育中打好“预防针”。坚持严惩腐败与严肃教育相结合,将案件资源升华为教育资源,做实以案示警、以案促教。在查办南志中案期间,通过召开干部教育大会、通报案件查处情况等方式同步开展警示教育,让犯错误同志切身感受到“主动与不主动,处理结果大不一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组织主动说明情况、讲清问题;在案件查结后,将南志中、刘旺《忏悔录》《反思录》作为“活教材”,今年年初,向680余名市“两会”代表和市直机关“关键少数”发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汲取教训,认真对照、深刻反思。总结开展以刘修占等案为镜鉴以案促治专项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出台《以案促治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将震慑、警示、建设、教育、整改有机结合,实现查处一案、震慑一批、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效果,相关做法得到中纪委的充分肯定。
在培育廉洁文化中传播“好声音”。大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深入挖掘右玉精神廉洁元素,打造学习弘扬右玉精神特色课程,拍摄“右玉精神”微视频并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播出,以右玉精神坚定信念、激励斗志、锤炼作风、滋养心灵。开展“清风朔韵”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尉迟恭》荣获山西戏剧最高奖“杏花奖”;打造新编大秧歌廉政现代戏《李林》,传承李林烈士革命精神,唱响廉政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建立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朔州调研基地,在第十三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和中国廉政文化遂宁论坛作主旨发言,提升我市廉政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