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突出婚礼仪式在成婚、成人、成家、成业四环节进行普法宣传
全国“八五”普法规划指出“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模范守法家庭,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朔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针对婚俗礼仪民间自律失范、市场调节失衡、基层治理缺位等突出问题,深人考量普法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的底层逻辑,从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抓起,利用婚礼仪式进行普法宣传,将婚礼现场变为普法现场,不断探索以高质量普法推动实现德治、法治、自治有效融合的治理路径,从家庭源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背景情况
1、盲目成婚 不受法规约束
《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然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父母认为儿女是自己生的,婚姻当然应当由父母做主,因此恣意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这种思想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甚至仍为一种通行的观念。与此同时,以婚恋为名的诈骗犯罪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直接通过转账、消费获取财物的情况,也有诱导投资、炒股、博彩的“杀猪盘”型诈骗。还有“第三者”、家暴、遗弃等现象屡见不鲜,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婚姻法律意识淡薄,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2、陈规陋俗 突破法律红线
婚礼本是一件浪漫而神圣的事情,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和心爱的人牵手走向幸福。婚闹作为一种传统婚姻习俗,本有恭贺新婚、祝福新人之意。但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婚闹开始变了味,从蓄意整蛊到低俗恶趣,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婚礼上频频出现的砸鸡蛋、撒面粉、泼酱油甚至喷干粉等,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婚礼秩序,还增加了新人、新人长辈及伴娘伴郎受伤的几率,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可能构成违法犯罪。例如在山东泰安,16岁的高中生小丽(化名)应同学之邀,为其哥哥的婚礼做伴娘。婚礼期间,小丽遭到了十几名男青年的猥亵,身心受到重创。本案多名涉案人员均以强制猥亵妇女罪被判处一到三年不等有期徒刑,等等。由于恶俗婚闹的存在,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婚礼却变成了当事人悲伤痛苦的回忆,婚闹的参与者也由于侵犯他人权益受到法律的制裁。
3、家庭纠纷 影响社会治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多发、频发,内容多样,成因复杂。因婚姻家庭纠纷、情感纠葛而引发的故意杀人或故意伤人致死刑事案件占比居高不下,选择用极端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不仅是对法律威严的轻视,更是对生命的漠视。如果家庭矛盾纠纷处理不当,不仅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也会给基层社会治理埋下隐患,影响社区及社会的稳定。
(二)主要做法
1、创新形式,开展“不忘初心 永结同心”普法活动
针对骗婚、家暴、恶俗婚闹等违法行为,以及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埋下的社会矛盾和隐患,朔州市强化创新,利用婚礼仪式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将婚礼现场变为普法现场。今年5月,中共朔州市委平安朔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朔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朔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朔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朔州市歌舞团、国家税务总局朔州市税务局协办了朔州市“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活动。来自政法、武警等全市各行各业的10对新人喜结良缘,各自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为他们证婚、颁发结婚证、送上“含法量”超高的“纪念婚册”。朔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彭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丽梅,市政协副主席吴文莉,朔州市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六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市直单位党员群众代表、社区干部代表等200余人出席婚礼,与新人们的家属、朋友共同见证这一幸福美好的时刻。婚礼分为“颁证、释法、明礼”三个环节。婚礼仪式前,朔州市司法局普法小分队在活动现场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新人们的家属、朋友发放《民法典》、《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等宣传册。在颁证环节,10对新人各自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为他们颁发结婚证时,还向他们赠送了《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新婚礼物,并且贴心的制作成了“纪念婚册”!在释法环节,10对新人现场深情地朗读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内容,读出了幸福,读出了责任。“在‘5·15’国际家庭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能够参加这次主题婚礼,我感到特别开心和荣幸,今后一定会做婚育新风的代言人,引导身边更多的青年人树立简约的婚姻价值观。我还要认真学习这几本法律书籍,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好公民。”新娘何洋手拿“纪念婚册”喜气洋洋地说。婚礼仪式庄重神圣,充满时尚气息,唱响了向上向善的时代主旋律。8月,市妇联开辟先河,首次将“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融入传统婚礼仪式,立足家庭组建源头,探索普法与婚礼现场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了符合朔州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婚礼+普法”实践样板。 婚礼着重体现简约、庄重、典雅的婚礼氛围,仍然以“颁证、释法、明礼”三大环节为主导,深刻演绎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真谛。
“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的举办让法治信仰、社会责任、家风传承等回归婚礼现场,提升了婚礼的仪式感、神圣感、庄重感。新人带头倡导婚俗新风,现场宣介婚姻家庭有关法律法规,共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婚礼现场变为普法现场,引导群众树牢“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的意识,扣好家庭“第一粒扣子”。
2、整合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常态机制
“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的成功举办为我市婚姻家庭普法宣传教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朔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总结经验,抓本溯源,突出党委、政府在文化引领中的主体地位,以婚礼为切入点,以家庭为社会治理最基本单元,联合朔州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朔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利用婚礼仪式进行普法宣传这一创新实践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建立了市委政法委书记为召集人,宣传、政法、司法、民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突出加强党对法律宣传的领导,突出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突出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确立,突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化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强化群众对法定义务、家庭责任及社会责任的认识,树牢“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的意识。
《意见》明确要求继续探索开展“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仪式。深挖婚礼在成婚、成人、成家、成业中的里程碑意义,增加颁证送法环节,由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干部为新人现场颁发结婚证和《宪法》、《民法典》等,通过庄重神圣的仪式,强化婚礼在人格启蒙、道德规范、家风传承、文化赓续以及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培育等方面的教化作用。《意见》倡导子女参照主题婚礼仪式,为父母举办结婚纪念庆典。推动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走进婚礼现场、融入婚礼仪式,阐明夫妻间、夫妻与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引导新人和现场亲友深刻感悟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树牢法治信仰。
3、典型引路,促进普法与基层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社区一头连着家庭,一头连着党和政府。要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家庭则是最佳切口。把婚礼现场变成普法现场的做法是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新生力量”。突出‘颁证、释法、明礼’关键环节,倡导成婚、成人、成家、成业‘四成之礼’,注重阐释婚礼在家风家教、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婚礼的全过程,也从家庭源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如怀仁市同仁家园是棚户区改造的民生工程,也是怀仁市人口规模最大的社区,居住的几乎都是小峪、王坪、新峪等煤矿员工家庭。同仁社区从家庭组建开始,强化婚俗礼仪公共服务职能,从颁证仪式到定制社区祝福,坚持将法治元素融入新风气新生活。社区专门建设了社区公共礼堂,在公共礼堂摆放《民法典》等法律书籍,这个融入法律元素的小礼堂已成为社区的网红打卡地,见证了30余对新人喜结良缘。每有新人举行婚礼,怀仁市同仁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志花和网格员在表达真挚祝福的同时,还会送上“含法量”超高的“纪念婚册”。山阴县作为全省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全省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试点“双试点”,最早建立完善了婚俗礼仪创新实践落实机制,并制定了婚俗礼仪普法清单及倡导性标准,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法与县域治理融合路径。朔城区南城街道着眼社会公序良俗和群众个体差异,探索推动婚礼流程再造,设计法治内涵丰富的颁证词、结婚誓词,为乡村实践提供范式。
(三)经验启示
1、凝聚普法合力是基础。强化“普法是全社会的责任”意识,注重协同联动、普治并举,压紧压实普法责任制,发挥各方优势,完善联动机制,形成“1+1>2”的倍增效应,切实增强了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实效。
2、聚焦重点群体是突破。从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抓起,围绕结婚新人,因材施教,点对点送法上门,面对面精准宣讲,将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搬进每家每户,实现了精准普法、生动普法、有效普法、高质量普法。
3、创新普法方式是重点。利用婚礼仪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是我市延伸“法律七进”的一次生动实践,利用“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将婚礼现场变为普法现场,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不断引导新人和现场亲友深刻感悟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树牢法治信仰。
4、“三治”融合提升是根本。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歌颂美好爱情,赞美幸福婚姻,讲述和谐家庭故事,让法治信仰、社会责任、家风传承回归婚礼现场,深刻演绎了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真谛,为自治添动力,为法治强保障,让德治润人心。
下一步,全市将继续突出党政主导、行业自律、社会参与,政法、宣传、民政、市场监管及群团组织等同向发力,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引导,向酒店和婚庆服务企业发出倡议,在婚礼流程中加入法治元素。将普法宣传阵地前置到领证大厅,在领证大厅摆放《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在新人领证的同时发放法律资料。同时,依托网格员团队,开展“以案普法”活动,广泛宣传杜绝高额嫁妆、大额红包、低俗婚闹等不文明行为;宣传新时代新青年正确的婚姻观,引导婚姻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礼观和价值观,与法同行、护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