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抱古寺——山阴化悲岩寺

来源: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5-29 17:21 3421 0

化悲岩寺,位于山阴县后所乡辛立庄村西南3千米处,距县城35公里。始建于北魏时期,几经沧桑,几度重修,漫漫的历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凡民间庙像,这里几乎应有尽有,正如民间传说“人无全人人,化悲庙有全神神”。寺北魏时叫“羊驮寺”,盛唐之时叫“碧岩禅寺”;辽明两代叫“化悲岩寺”,当地老百姓嫌其寺名叫起来绕嘴,干脆顺口简化成了“化悲庙”、“化皮庙”。

化悲岩寺,座落在翠微山东麓西侧山腰,大自然以其卓越的天赋,煞费心机地安排这一处胜境,寺院依山傍水,寺内石洞别致相连。“孤松独石”、“听响滴脆”、“两山夹一楼”、“百里鸣钟”、“二泉映月”、“朱砂洞”、“碑岩晚照”、“佛灯长明”这八大景观更使人流连忘返,触发思绪,其宏伟、壮丽之势,较浑源悬空寺略胜一筹,故有北岳“恒山庙”之称。

那 树

进入沟里,举目远眺,满山苍翠,空气瞬间清爽起来。沟底一小股泉水不时叮咚做响,空旷的山谷里时而传来野鸡鸣叫的回音,山羊在山坡悠闲自在地散步。

那 石

将军石

城堡石

守候石

摇摇欲坠石

刀砍石

员外帽石

双角石

传说中的卧佛,头枕着左边

地壳的运动把各层的岩石扭曲变形

那 寺

寺院依山而造,这里有大小不一的十七个洞窟,座座殿宇都是因洞而建因崖而悬,就势因山布局巧妙,整座寺院就像嵌于千峰碧翠之中,达到了建筑与山体高度的和谐,虽然无人誉它为“仙洞琼阁”,但置身于此“天街”之上,都市的暄嚣繁华,尘世的烦扰名利顿时消失殆尽。

悬天寺

全景图

圣水洞

趋步于“听响滴脆”景观的“圣水洞”,顿时一股凉气迎面扑来。循着湿漉漉的洞顶,看到了漫漫渗下来的水滴,如若在下面放上一个玉盘,当夜深人静之时,水珠儿跌落玉盘,想想那清脆美妙之声,极像佛家西域之梵音,就是那纤纤玉手的艺术家,也难以用琵琶弹拨出这种玄妙的声音。喝着冰凉的“圣水”,想起前人为“圣水洞”留下的诗句:“寒洞如幽石,听之有水声。清泉来滴脆,万人吃不尽。”(此段文字为高珍老师作品)

水从这里慢慢渗出来

百里鸣钟

两山夹一楼

佛字里居然有两个仪态逼真的僧人

山沟里的涓涓细流

山羊回眸

(摄影/冬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