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杀虎口 走进马营河之——商旅客栈马营河

来源: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5-14 17:39 1215 0

右玉马营河村,北邻杀虎口,南接右玉城,西临苍头河,村前是潺潺流水的马营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典型的满汉文交融村落,明代称“马营堡,”清代称“正蓝旗马营河”,曾是军政营地,也是村民世代居住之地。

村子里外,各个朝代陶片、瓦砾随处可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风刮过,在地里劳动的村民发现过刀币、裤币、烧制精美的陶瓷人、方孔古钱币,这一切莫不彰显着马营河是从遥远的文明中走来的。

明清两朝所以在马营河村作为军政营地,主要是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平坦的训练场地和湍急的河流,丰美的水草,便于三军驻扎和扼守之便利。

马营河村,马营河村是走西口汉子的“加油站”;传送公文军情的驿站。曾有过波澜壮阔的色彩,有过色彩斑斓的生活。车粼粼、马萧萧、驼铃声声、长调悠悠,走西口浩浩荡荡的队伍长途跋涉而来,数百年来曾迎接过传递皇家文书的官员,也迎接过携带名贵丝绸、瓷器、茶叶的商旅。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命脉,承担过匆匆的历史使命,岁月的传奇色彩风华繁荣,演变成马营河任今天平静安详的生活,贾商如云不是空悬来风,久远的传说从来没有在此消失。

马营河村先民生存主要以贸易经商为主,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村。

在京包铁路未开通前,马营河村便是中原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大部分人家经营着繁盛、红火的客店,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出门靠两条腿,骆驼、骡马等是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人和牲畜在速度、耐力上的局限、差异,决定了客栈业的兴旺发达。还有马营河滩湾地广,草木茂盛,来往的商旅乐于在此歇脚。所以马营河店客业兴旺发达,云集四方商客。

当时,规模大经营效益好的客店并闻名边塞的有:姚姓义成店、贵成店、福成店、合成店、德成店,韩姓的生胜店,朱姓的万仪店、李姓的大兴店,王姓的双宏店,晋泰店……独留行人的无名小店更是遍布街巷。

据村里老者讲,过去在冬季旺月,过路的客商络绎不绝,村里住满了商客,货积如山,牲畜如流。虽然没有杀虎口日进斗金斗银,可晚上结账,响当当、白花花的大洋一小笸箩一箩筐,也让马营河人靠客店富裕起来了。

马营河村先民们除了以客店业为生意外,还拉骆驼走西口。村里常走营的宁、姚、王家,他们拉着驼载商品的驼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远走他乡。马营河村先民走后营(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一带),走前营(乌里雅苏台一带)走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驼运中原的丝绸锦缎、布匹、瓷器、茶叶等,返途驮运名贵中药材(人参、鹿茸、枸杞等)利润颇丰。成了村里的暴富巨商,牛马骆驼成群,良田集中。当时的大盛魁分理商姚家,家业丰厚,店铺占了半个右玉城,家人花钱用银票。

当时朔平府在马营河村准留官方镖局唯一的高标准客店,店主二兄弟均为科举所中,官至县令,德高望重,故门庭若市,州府官员常来造访,门楼上挂有官府赐予的“贤孝牌”,好不风光。走进马营河村村民家里,从大家口中得知村里世世代钟灵毓秀、人才济济,人脉旺盛。村民都说这与良好的村风民风,优越的风水宝地有关。

马营河的加工业久负盛名。在右玉有句俗话,“马营河的好乐楼,张三卖的好大豆”。马营河的大豆加工名传久远,家家户户能把大豆炒的色香味俱全,令南来北往的客商争相购买。这里流传着句俗话“马营河的大豆没腿走的远,下关南,走后营,顺着豆皮找到走西口的汉”。

提起马营河村的加工业,水磨沟内的“水磨”加工米面是最典型的了。五龙泉水从山脚顺沟流泄,落差较大状如瀑布,水磨靠冲击力自然转动,速度、效率要比人力、畜力既快又高,一直使用到解放后的合作社期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浑浊的苍头河、马营河哺育了祖祖辈辈以苦为生的马营河村人。古老的苍头河河面宽阔,浊浪翻滚,沙石冲击下的河底埋藏着巨大的危险。没有桥梁、便道,行人只能淌水而过。外地人不知深浅,有时落地人仰马翻,财货付之东流。古村里那些无店留人,无地种的穷苦人则选择背河。靠背河挣点小钱养家糊口。

这是一个没被人遗忘的美丽村庄, 一村出五景!历史让不同事物在马营河村呈现出斑斓的人文色彩,才使马营河村没被人淡出视线。

保存完好、巍然屹立数百年的明代乐楼,工艺精湛、古香古色。和乐楼遥遥相对的明代古庙五神庙,气势恢宏、焕然一新;屹立在岁月的风雨中的马营军堡,残破庞大的夯土堡墙,让人感到峥嵘与沧桑;美丽的右玉恒阳十景在马营河就有两景,“兔渚回纹”,“绿圃柔荫”,清清的马营河水滋养着无边田野,诱人的自然生态景观把村子装扮成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更有面积广大的蓝旗军旅营盘及蓝旗庙遗址。

风云昨昔任凭说,驿站古韵堪品啧。

马营河村----走西口的必经之路,必趟之河,必驻足之地。这里曾经有驿站,建有接官亭,也是商旅歇脚的必然选择。曾经沾满了浩浩的帝王之气,康熙西征归来驻跸杀虎口时路过马营河驿站换过马;富可敌国的晋商乔致庸、王相卿等大小商人,哪一家不是饮马马营河,看戏大乐楼,求财五神庙;哪一家没睡过义成店的大通铺、吃过合成店的炖羊肉、喝过五龙泉的龙泉水。

在马营河村,一个古村的长城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氤氲在沧桑岁月的深处,而久久地不消逝.....朋友,百闻不如一见,繁忙之余找个时间,来一睹它们的风采,探访它们娟秀的真容,瞻仰其千百年不败的风姿。

马营河村,这个承载过金戈铁马,民族融合,晋商辉煌的边塞小村,正在从历史深处走来,走向绿色旅游康庄大道。

马营河村全景

乐楼

生态

古堡

广场

五神庙

右玉县杀虎口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右玉县马营河村委会

右玉县旅游摄影协会

右玉县橙宜传媒有限公司      宣

(作者/王彩蜜   摄影/曹 军  岳 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