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农村有了“地保姆”(上)

来源: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4-26 16:30 766 0

今年70岁的李喜春是山阴县四里庄村人,种了一辈子地的他,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患上了严重的腿疾。老李说,他一共种了17亩地,年景好的时候,到年底还能有点积蓄,如果年景不好,一年的劳作也仅够一家人吃饭,随着自己和老伴的年龄越来越大,有些力不从心了。

正在犯愁的时候,李喜春听说村里有了“地保姆”,想了解情况的他一大早就赶过去“取经”。到了地方才发现,等着“取经”的村民可不止他一个人。

通过讲解,小编了解到村民们说的“地保姆”,是当地一家农资企业推进的一个土地托管项目,农民可以把土地全托管给这家企业,每年直接按托管亩数拿租金收益,也可以把土地进行半托管。

听了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解释后,李喜春决定把自家的17亩地半托管,这样的话,撒肥、耕地、播种由企业派人来干,成熟时,自己收粮食,既省力还挣不少钱。

郭玉太是四里庄村的种植大户,自己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过去粮食行情高的时候,每年也能挣不少钱,近几年随着种地成本的增加,加上粮食收购行情等原因,郭玉太想外出务工,但自家的土地又不愿意荒废。

正在他进退两难时,“地保姆”让他外出务工的想法变成现实。郭玉太说,他的地都是好地,一亩地按200多块进行全托管就行,这样的话,一百多亩地能收入两万多,自己还省心省力。

那么,土地托管是不是正如村民郭玉太所说的那样?选择土地托管还有哪些好处?托管企业的资金从哪里来?村民们的顾虑又有哪些呢?明天请继续关注山阴农村有了“地保姆”(下)!

(记者/罗文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