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朔州的一位果农在自家果园里发现了一只奇特的动物,它长得像老鼠,但是耳朵又特别长,究竟是什么稀奇品种呢?果农及时联系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原来,这是世界濒危灭绝动物——“长耳跳鼠”。据了解,“长耳跳鼠”在朔州尚属首次发现。
4月9日上午,记者在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见到了果农邢瑞,以及暂时安置在鸟笼中的“长耳跳鼠”。邢瑞说,在果园发现它时,可能因为当时天气寒冷,小家伙已经一动不动了,后来带回家养了一天之后,才慢慢恢复了活力。长耳跳鼠前肢短小,类似于普通老鼠,但后肢却粗壮且长,还时不时地会向上跳起,就像袋鼠一样。
据悉,长耳跳鼠被称为“沙漠中的米老鼠”,喜欢夜间活动,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濒危灭绝物种之一,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新疆的东部和南部。国外仅见于蒙古国的外阿尔泰。
邢瑞说,给长耳跳鼠喂了一些玉米和蔬菜,它都“不为所动”,但对火腿和烹制好的鸡肉块却 “情有独钟”;再加上长相特殊,警惕性很高,这个小家伙令不少闻讯而来的村民啧啧称奇。
随后,来到现场的朔城区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贾建军,经过初步辨认,确认这是一只“长耳跳鼠”。贾站长现场测量,小家伙体长不到13厘米,尾巴竟长达15厘米,而且尾端形成了如狮子尾巴的黑白色毛束;目测仅鼻端有小部分伤口,并无其它受伤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长耳跳鼠”非常稀有,大多喜欢在夜间活动,后腿脚部充足的毛发有利于在沙漠环境中跳跃,能腾空跳跃1米多高,主要生存在沙漠环境之中,以昆虫为食。
对于在朔州首次发现的“长耳跳鼠”,贾建军表示,已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措施加以救助和保护,确保“长耳跳鼠”的伤口痊愈和健康好转,待天气条件好转之后,放归野外。
4月12日下午15时许,记者再次与贾建军站长取得联系,已确认“长耳跳鼠”经过几日的照料,各方面体征均良好,符合放归条件,已于12日上午在朔州西山森林公园内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