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镇入围全国十佳美丽宜居小镇

来源: 作者:史振芩  王姣 发布时间:2017-12-14 17:06 1204 0

神头镇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有33个党支部,751名党员。

神头镇是朔城区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化强镇,也是全区的四大乡镇之一,方方面面条件都比较好。工业基础雄厚,境内有12家大型企业,其中水泥厂4家,煤炭发运站5个;农业条件较好,全镇有耕地8万亩,65%以上为水浇地,水资源丰富,境内有神海湿地,是华北最大的泉组,每秒流量7-9立方米;人文历史厚重,有马邑古城,烟墩寻根圣地、中华门神尉迟恭擒海马处,三国大将张辽、西汉女诗人班婕妤故里,有神女山、三大王传说;自然环境优美,朔州古八景有四景在神头,有洪涛雨霁、桑干冬暖、龙池夜月、橹台远眺,桑干河源于此地,洪涛山横亘全境,是个有山、有水、有人文、有故事的好地方。

神头古镇:着力打造山西文化旅游名镇

北魏京畿地,塞外神头海。春暖花开,在朔城区神头古镇,是一派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神女山修复,神海湿地整理,明清一条街建设,环湖景观路绿化……沧桑传奇,历久弥新,湖光山色、风景宜人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被誉为“塞上西湖”、桑干河畔美丽明珠的神头古镇迈开了走向山西历史文化名镇的步伐。

神头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为朔城区经济、文化、产业重镇。神头镇党委政府按照朔城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部署,立足实际,做出了“发展文化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决定,致力于挖掘神头古镇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名镇。提出建设“一山一河,一路一街”的发展目标,为旅游业发展开启了良好的篇章,走上了欣欣向荣之路。

挖掘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元素

神头镇背依洪涛山,怀抱桑干河,山青水秀,泉群吐玉,景色迷人。神头泉水常年保持14度以上,泉水清纯,纯如水晶。自古就有“塞上西湖”之美称。神头镇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为有这片水域的滋养,神头泉边走出无数名人,张辽、尉迟恭名垂史册,田翰林、霍巡案、张道官、崔斌、苑论、周德威位列方志,更有近代革命家高程云百团大战中显神威。文物遗存甚众,遗址、烽火台20多座,古墓10多座,龙王庙10多座,一处知青宿舍旧址。神女山上拓跋公主诞生的三大王神龙飞天传说,有遗迹可寻,美不胜收。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曲赋歌颂这片神奇的土地。


神山秀水,厚重历史,赋予这方土地得天独厚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条件。打造旅游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为神头镇党委政府谋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2016年古镇建设伊始,就把神女山的保护和开发放在了所有项目的首位。修复神女山,实施亮化工程,打通了以小泊、吉庄、东西神头为中心的两条景观路,举办了首届神女山文化旅游节,打造塞外最美赏月地。“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神头这么亮过,这可是件大好事,把心也照亮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东神头村80岁的梁大爷激动地说。去年端午节前,亮化工程后的神女山、神头海美轮美奂,让所有人的眼前为之一亮。每天从城市、方圆附近村里赶来的游人越来越多,正赶上小长假,大同、忻州等地自驾来的游客很多。

今年正月举办了古镇迎春灯会,美轮美奂,游人如织。还举办了神头古镇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朔州文化界专家学者对神头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古镇文化旅游发展献计献策。9月23日,举办了第二届中秋赏月晚会,社会各界反响强烈。10月“两节”期间,自驾到神头旅游的人数达到3万余人。

盘活资源做文化旅游加法产业

美丽的山水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让神头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盘活资源做文化旅游加法产业,神头镇已将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村民发家致富的“航海灯”。快马加鞭,2017年,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设“一山一河一路一街”的主体思路,同时配套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 民俗体验等以生态为主体,产业为依托,文化为载体的系列旅游产品,形成文化、生态、产业深度融合的神头古镇大格局。项目建成后,将使神头镇成为辐射周边400公里,目标人群5000万的周边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成为山水交映、瓜果飘香、具有浓郁民间特色和厚重传统风格的山西第一文化旅游古镇。

“一山”就是神女山。神女山因北魏拓跋公主诞育三龙而得名,山顶遗迹历历在目,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从北魏以来,每年端午到神女山祭祀求雨的百姓络绎不绝。所以说神女山是神头文化的重要起源,同时也是神头镇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截止目前,已填土40多万方用来修复山体,并种植杨树,松树、各种果树共计3万余株来保护植被、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山体休闲步道、凉亭、卫生间正在同步建设。目前在建的是北魏千佛石塔。该塔位于神女山东侧,塔高18.88米,塔身9层,高16.66米;塔刹3层,高2.22米;塔基已在国庆前全部完成,预计建筑主体于2018年7月完成。为了进一步拓宽旅游形式,实施了神女山亮化、美化工程,运用多种灯光效果打造出仙乐飘飘、恍若仙境的璀璨夜景,引爆了全新的夜游神头模式。

一河”就是桑干河神头海。神头泉群为山西省19大岩溶泉水之一,泉群分布面积5平方公里,自古被誉为塞上西湖。规划设计有亭台水榭,小桥楼阁,北魏石塔,复建水月禅寺。届时,将呈现一派湖光山色、梦里桃园的山水古镇美景。

一路”就是神海湿地的环湖景观路,景观路边规划设计尉迟恭擒海马、霍锳水打磨等历史故事雕塑,将文化元素点缀其中,形成一幅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山水人文通道。

一街”就是从神头镇到吉庄再到小泊村的明清一条街,以改造沿街民居为主,建成仿古商业街,分布展览馆、博物馆、民俗馆等文化建筑。现在神头镇古戏台已建成。将加快明清一条街的立面改造,景区周边采摘园的建设,重点实施神头海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亲水设施、服务设施、景点布局、周边绿化等,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神头镇党委书记郝云说,“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文化旅游业,既要有青山绿水,夜色美景,也要有产业支撑,要做美丽乡村加,加地域历史文化,加村民精神面貌,加景点的精雕细琢。逐步把神头古镇打造为休闲度假的清凉胜地,打造为山西历史文化第一名镇,吸引大的旅游集团来投资,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农村集体经济破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神头古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文明护航文化旅游,以达到村村有景区、户户搞创收,从而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全镇30个村已有18村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占总数的60%。通过几种模式抓农村集体经济破零,促进了“三基”建设的全面提升。

一是依托旅游产业破零。抓住区委、区政府打造神海湿地度假区和神头镇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契机,采取党支部牵头,村民入股的方式,发展农家乐、游乐园、采摘园,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引领周边村庄破零。二是整合土地资源破零。利用村集体零散、闲置的土地,采取“村党支部+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合资+农民入股的模式”,变资源为股权,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民,激活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增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三是探索“互联网+”破零。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构建电商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让“互联网+”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神头不仅有山有水,而且具有独特的交通资源。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原大客专、206、303省道都穿镜而过。这里距神头火车站5公里,距朔州东高速收费站7公里,距朔州汽车站10公里,距朔州火车站15公里,距原大客专朔州站30公里,距大同116公里,距忻州144公里,距省会太原213公里。所以神头旅游开发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面临的困难也是非常多的,不过,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神头镇所有干部群众将会继续奋发有为、攻坚克难,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朝着成为山西第一历史文化名镇的的目标奋勇前进!

美丽乡村,美丽神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千年古镇神头更加美丽,更加迷人,将焕发出更加精彩的文化魅力。

   (文/王晋飞    图/史振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