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区按照“两个70%”战略,围绕“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二百万亩生态屏障”的目标,建立生态新机制,着力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强势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力争建成晋北地区自然生态精致宜居的锦绣花园。
街道美化
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打造“人民生活幸福区”这一目标,抓住平鲁与朔州同城化机遇,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建设,强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全年就完成大片造林8.6万亩,通道绿化100公里,四旁植树60万株,新育苗4000亩。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林木绿化率达到36%。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该区在稳步扎实推进凤凰城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的同时,所辖西易村成功入选“山西最美乡村”。
紫晨广场
今年,该区继续按照“两个70%”战略,围绕“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二百万亩生态屏障”的目标,继续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建立“全区动员、全民动手”生态建设新机制。把“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作为一项硬指标,境内所有煤矿、公路、铁路、风电等企业和重点工程,要本着“谁开发、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完成政府统一布置的造林绿化任务。因人员、技术等原因不能完成的,要交纳相应的造林资金,由区政府公开招标完成。同时,按照有利于资源保护、林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的原则,面向社会开放承包经营权,形成“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模式,实现“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建立工程推动、大户带动、龙头拉动、合作促动的全社会造林绿化新格局,努力让平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人。
绿色中的南山一号居民住宅小区
着力抓好重点生态工程。今年全区造林绿化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大片造林10万亩,通道绿化160公里,新育苗5000亩,零星植树60万株,村庄绿化30个。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紧紧依托“三北、天保、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大国家项目,重点实施好“一区一山三条路,两圃两块三十村”造林绿化工程。一区即环城生态新区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造林1万亩;一山即龙雨山樟子松基地,完成造林5万亩,使太平山、龙雨山、卧龙山绿化工程连为一体,形成总面积50万亩的综合防护体系。三条路即完成荣乌高速70公里、平朔高速20公里、元元路改线10公里绿化工程。两圃即向阳堡和下水头种苗基地完成新育苗5000亩。两块即移民搬迁村绿化和煤矿塌陷区治理,在双碾、下水头、凤凰城完成退耕还林1万亩,煤矿塌陷区绿化完成1万亩。三十村即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点绿化任务。同时,各乡镇继续强力推进“一乡一条路,一村一片林,人均一棵树”“三个一”身边增绿工程。大力实施治水兴水工程。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积极推进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及种苗基地的配水工程建设。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重点,强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环城生态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水系工程建设,引进民间资本对元宝湖、如意湖及周边区域实施旅游项目综合开发,加快“三河两湖”(溪泉河、七里河二期、大沙沟河,南山湖、大梁水库湿地公园人工湖)建设,在环城生态新区打造城水相依、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景观。全面加强林木资源管护,形成常态化、专业化、集约化林木管理机制切实保护造林绿化成果。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活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力建设工业污染治理提效提质、城市环境提质扩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水环境治理稳中求优四大工程,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强力推进重点企业减排治污,继续扩大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探索推广“型煤”和民用锅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