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与力量的化身

来源: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5-03-03 20:32 2142 0

尉迟恭,朔州平鲁人。一个从朔州走出的人,走进了玄武门的剧烈纷争,走进了南征北战的浴血杀场,走进了古今英豪的行列,走进了大唐盛世的功勋册。而支撑他走下去的,便是他的孔武与有力,他是勇气与力量的化身,用忠诚与炙热成就了一世英名,也成就了“中华门神”这一称号。

初生牛犊

尉迟恭出生在朔州平鲁区,祖辈靠打铁为生,所以,子承父业,在短暂的军旅生涯之后,尉迟恭成了一名年轻的铁匠。这个职业,练就了尉迟恭强健的体魄,他拥有天生的神力,健硕无比,勇气过人。

如果身处和平年代,尉迟恭可能会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铁匠。然而,他身处隋末,一个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乱世。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流传着一个传说。这位年轻的铁匠,擒住了一匹具有神性的海马。

那时,神头泉支脉金龙池中,出现了一匹海马。凶悍的海马不仅在水中称王称霸,还常常在夜半时分跃上岸来,践踏良田,附近村庄的百姓们深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

青年尉迟恭看在眼里,怒在心头,他决心为民除害。一天夜里,趁着暮色朦胧,他隐藏在池边丛中,待海马现身之后,猛然跃出,仗着一身胆气和无穷臂力,一手攥住海马的鬃毛,一手支撑身体,翻身上马。海马发现处境不妙,疯狂扭动身体,想把尉迟恭甩下身来,尉迟恭仗着过人的臂力,紧紧伏在马背上,海马受惊,转身疯狂地向海中奔去,海马遇水,将会幻化成龙,发挥更多的神异,恐怕不好收服。尉迟恭急中生智,看到岸边粗壮的百年老树,便腾出左手,一把勾住树干,海马受阻,情急之下绕树狂奔,尉迟恭臂力过人,始终擒着不放,最终,筋疲力尽的海马,乖乖臣服,做了尉迟恭的坐骑。

尉迟恭松了口气,直起身来,回头一看,这才发现,在刚刚的争斗中,岸边一人粗的柳树,树杆竟然被拧成了麻花,这麻花状的柳树,至今在神头泉边生长。

从此,擒得海马的尉迟恭声名鹊起,成了远近闻名的勇士,附近的百姓烹牛宰羊,纷纷前来拜谢。尉迟恭擒海马的传说,也不胫而走,被四处传播。


三鞭换两锏

说起尉迟恭的门神身份,就不由的提到他的另外一位同伴——秦琼。但是,两位门神的谋面,却是从一次各为其主的对决开始的。

那年,年轻的铁匠擒得海马的事迹被同在朔州的刘武周得知了,刘武周正是趁隋末战乱,揭竿而起,杀掉太守王仁恭,并取而代之的朔州英豪。刘武周三顾茅庐,请尉迟恭出山,辅佐自己。这之后,尉迟恭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伯乐,便心甘情愿效犬马之劳,良才得遇仁主,一个与忠义有关的故事,开始了。果然,在尉迟恭的辅佐之下,刘武周的势力迅速壮大。南下几乎占领了整个山西,将驻守太原的李唐军队,打得四散而逃,差一点就将唐王朝扼杀在襁褓之中。

之后,刘武周在朔州登基称帝,尉迟恭则率领部众继续开拓领地。一段时期,李渊的军队听到尉迟恭的名号,就胆战心惊,李渊扬言,谁能使尉迟恭受挫,便割自己的肉奖励他。

那一年,秦琼出现了。在此之前,秦琼一直是李唐军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将士,直到,与尉迟恭相遇。

有一次,李世民带领的军队,在尉迟恭回师的路上,将其包围,秦琼与尉迟恭,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厮杀。尉迟恭面色一沉,呵一声胯下宝马,使单鞭冲上前去,秦琼冷静应对,绕马避开,尉迟恭功成心切,紧逼一步,甩鞭出击,秦琼避让不及,直中左肩,吃痛受惊,退后一步,尉迟恭正得意,不想秦琼马上反手一锏,当面劈来,尉迟恭躲闪不开,正中胸膛,登时重心不稳,晃了几晃,稳住神的尉迟恭拍马再战,给秦琼右肩一鞭,秦琼大叫一声,差点栽下马来,转身拍马就走,尉迟恭追上去,照背一鞭,谁知秦琼并未真走,而是挥手一锏,正中尉迟恭面门,尉迟恭登时招架不住,退避三舍。手下兵士看到主将受挫,军心大乱,秦琼趁机率兵攻打,这一战,尉迟恭损失近两千人。

尉迟恭败给秦琼的消息,令李唐军队大受鼓舞,李世民乘胜追击,此后一年,将山西境内失地,竞相收复。第二年,刘武周被突厥设计杀害,李世民趁机说服尉迟恭降唐,并委以重任,从此,大唐王朝便多了一位得力的开国元勋。


力救李世民

辅佐李世民之后,尉迟恭可谓忠心耿耿。一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时,被王世充所率的万余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危急时刻,尉迟恭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恭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

紧跟着,尉迟恭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恭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1000余级,俘虏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战后,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特赐金银一箧。自此,君臣关系愈加密切。

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善于使马槊,听说尉迟恭的本领后,很不以为然,要求与尉迟恭比武。比武前,李元吉命令部下将槊刃去掉,以竿相刺。尉迟恭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两人交手后,李元吉多次以槊刃刺向尉迟恭,都未能刺中。在一旁观战的李世民问:“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尉迟恭答道:“夺槊难。”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恭夺李元吉之槊。李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不料尉迟恭片刻之间便三夺其槊。李元吉向来骁勇,虽然叹服其技艺,但也甚以为耻。

此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也多次保护李世民,最终成为李世民心中最骁勇忠义之人,也因为此,才将他作为中华门神。

尉迟恭忠勇之名,贯彻一生,隧谥忠武,陪葬昭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