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座馆 爱上一座城 —— 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建设侧记

来源: 作者:刘淑花 薛礼伟 发布时间:2021-02-10 00:11 0

这里,集中展示了全市精、特、美、真产业产品,用多元化方式立体呈现出高质量朔州发展的昂扬斗志,绘就出一幅浓缩创新活力与魅力的全新画卷。

这里,综合运用声、电、光、影等艺术手段,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朔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生态蓝图。

这里,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牢把握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为推进“六新”发展,实现“晋材晋用、朔用朔品”的创新举措之一;是我市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区县之间、企业之间建立区域协作发展关系,不断增强关联企业发展内生力,加快建立本地产品购销内循环而建设的企业产品购销交流平台。

这里,就是位于朔州经济开发区慧源创新科创园西南区、2021年年初刚刚开门迎客的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

花开朵朵 各表一枝

朔州的新产业有多新?朔州的新产品有多奇?来吧,来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你就能全面领略一番。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总面积2860平方米,内设“八馆一廊”,分别为经开馆、朔城馆、平鲁馆、山阴馆、应县馆、怀仁馆、右玉馆、农展馆和文旅长廊,有500多个品种,上万件产品陈列其中,山阴小米、应县木塔、怀仁陶瓷、右玉沙棘汁等一大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产品都在展示的行列。

花开朵朵,各表一枝。在这里,六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六新”成果通过展区的多媒体、VR投影、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结合声、光、电更加直观的、立体的、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人可以一览朔州各地最具文化底蕴、最有科技力量的新产品,感受朔州“六新”发展成果。

朔城馆以展示现代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产品为主。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新格局,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标注等电子商务项目落地实施,中图实业多彩文旅城、北京电子城星悦港等项目在建。

平鲁馆以展示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等产业产品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不断延伸壮大煤基产业链,形成了以新型科技企业为核心的多条新材料特色产业经济。

怀仁馆以展示生物医药、日用瓷、养殖等产业产品为主。“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城”“怀仁羔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名片,让这座塞上小城的名片熠熠生辉。

山阴馆以展示现代煤化工、乳制品、碳基新材料等产业产品为主。位于该县的古城乳业集团是山西省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山西超牌煅烧高岭土有限公司是国内高岭土行业标杆企业;玉竹新材料科技公司则是一家引领我市钙化工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应县馆以展示高端陶瓷、食品加工、药茶等产业产品为主。这里生产的精美的陶瓷会唱歌;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的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万生态炉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炉具市场占居第一品牌的领导地位。

右玉馆以展示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非遗文创等产业产品为主。右玉的树,右玉的绿,驰名全国;右玉剪纸更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

朔州经济开发区馆以煤机装备制造与维修、固废综合利用、新材料等产业产品展示为主。该区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发展到了煤机再制造产业。

一个个县市区产业介绍,一个个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极大地促进产业有品质的成长,极强地引领产业新城的发展壮大,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展厅,展望未来,让人心潮澎湃,信心倍增。

文旅发展 未来可期

步入展销馆的文旅长廊,朔州文旅建设之风扑面而来——

这里是朔州,北方之州。从秦朝大将蒙恬筑马邑城至今,两千二百余年间,处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融合之带的朔州,始终谱写着战争与和平、融合与交合的壮丽篇章;

这里是朔州,文化之州。峙峪石器记录三万年始祖文化,秦代马邑见证两千年城邦文明;三国名将张辽、中华门神尉迟恭等历史名人诞生在这里,崇福寺、应县木塔等古迹蕴含深厚璀璨的古老文明;

这里是朔州,生态之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把右玉精神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发展全过程,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朔州;

这里是朔州,活力之州。依托绿水青山、宜人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旅游+”文旅融合品牌。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亚洲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成为闪亮名片。

这里是朔州,改革之州。我国第一个大型中外合作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诞生在这里,由此催生了朔州。今天,我们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以坚如磐石的信念信心、敢闯敢干的拼搏劲头、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全力推动转型出雏型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展销馆的文旅长廊重点围绕“一核一园一带一路”(一核,即城市核心区;一园,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一带,即桑干河生态经济带;一路,即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通过朔、朔州韵、朔州风、朔州绿、朔州情、展望未来六大部分,展现了我市弘扬右玉精神,发展文旅事业,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

近年来,我市坚持“举右玉龙头、走生态之路、打长城品牌”旅游发展理念,以全域旅游、长城旅游板块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马邑文化等特色文化,重点打造应县木塔、右玉杀虎口、山阴广武长城、怀仁金沙滩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质量,努力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和农业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下一步,我市文旅工作将紧紧围绕“一核一园一带一路”,蹚出一条文旅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立足朔州 “云销”天下

富硒小米、燕麦米、藜麦米、薏仁米,黄豆、绿豆、黑豆、红小豆,莜面、荞面、豆面、玉米糁……朔州的小杂粮有多少种,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的货架上就摆着多少种。

鑫霏、爱硒力、源生泰、中藜、龙首山、晋西口、帅林、喜大头……朔州的农副产品有多少个知名品牌,朔州市新产品展销馆就有多少个供货商。

“真没想到,咱们朔州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杂粮品牌!”在展销馆的微信上浏览年货节产品时,市民尹娇娇女士欣喜地感叹,原来她所钟爱的小杂粮,竟然有十几种可以选择的品牌,“朔州的小杂粮居然也做成了大产业!”

事实上,我市不仅小杂粮做成了大产业,还有畜牧养殖产业、药茶产业、陶瓷产业……展销馆还展出了朔州的许多高新科技产品。在展厅现场,朔州经济开发区的“意启创”机器人智能编程展台、平鲁区的中泰特种智能机器人展台就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观摩学习;利用粉煤灰等固废材料制的瓷制品、地砖、家具等新产品让参观的市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的含义……

临近春节,展销馆正在举行的2021“故乡年家乡味”朔州年货抢购节,就采用“云展销”,700多种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线下线上销售,并提供满减优惠促销活动,受到众多网民热捧,日均销量2000单左右。此外,还组织了多场直播,让朔州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出了雁门关,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记者一个朋友的哥哥在内蒙古包头市工作,他告诉记者,他将展销馆的微信号推荐给了包头市的朋友,大家从上面购买了不少小杂粮,特别是富硒小米、羊肉系列产品,反响很好,特别受欢迎。

据了解,展销馆在1月27日晚举办的朔州市首届融媒年货节暨中国青年年货节直播活动中,共有33家朔州本土企业参与,推荐的产品达700余种,主要是农副食品、陶瓷和文创产品等。在当晚4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互动点赞量突破25万,销售农副产品333单。而一天时间内,“朔州首届融媒年货节”快手话题播放37.6万次。

展销馆的负责人介绍,新产品展销馆是按照“常态展示和商品促销相结合、线下体验与线上销售并举、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并重”的原则而设立,旨在推动“晋材晋用、朔用朔品”,在促进本地产品购销“内循环”的同时,还将搭载“云展销”快车,用好本土市场、就近配置资源,立足本地企业,面对外地客商,努力让朔州高新特产品走出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