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重峦叠嶂的翠微山下,太阳还未出山。在青翠的玉米地旁,便传来一串串工作队员们和群众亲切交流的声音——“刘大爷,您的地昨天浇了没?”“王大叔,您的小牛犊还在生病吗?”“张大娘,您的腰椎好点了吗?我们帮您联系的那个大夫怎么说?”……这就是中共山阴县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一天工作的开始。
山阴县委组织部结对帮扶后所乡西沙堆村、安乐庄村、南辛庄村、南洲庄村四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421人,现已全部脱贫。
以政治建设为抓手,增强党支部战斗力
在部机关脱贫攻坚会议上,山阴县委组织部部长王国梁要求,组织部工作队不仅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更要带着使命和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抓党建促脱贫,抓好帮扶村的基层党建和集体经济建设。一是建强“小阵地”,发挥“大能量”。部务会下拨专项党费14.5万元,为4个帮扶村粉刷维修了党群服务中心,确定了各具特色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打造精品党建阵地,安装党建宣传标语,整体面貌和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着力强班子、带队伍,从强化理论学习、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民主决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三是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力推动帮扶村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通过以上举措,帮扶村党支部战斗力全面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以为民解忧为导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工作队坚持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全脱产帮扶。按照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六大行动”和“十个清零”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研,152户贫困户全部走访,田间地头里、农民土炕上到处留下了队员们悉心询问、详细记录的身影。对照“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对已脱贫人口、边缘户及特殊困难群体各项帮扶措施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一户一台账,一户一对策,做到了底数清、心上明,精准帮扶。
4个村152户贫困户中,共有各类在校学生42名,其中小学3名,中学21名,大学及以上18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大专及本科14名),无一名学生辍学;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商业补充保险;88人已享受养老保险;87户危房改造户全部完成改造;有劳动能力的139户149人全部实现就业;低保户46户105人应保尽保。
工作队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全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春旱,农民春播困难。特别是西沙堆村去年新打的15眼机井因没有验收,无法配套电力设施,再加上部分水渠损坏无法灌溉,抗旱形势严峻。工作队及时向领导汇报,在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积极联系电力部门和水渠项目施工单位,在短短6天内完成了需要两个月完成的审批任务,为机井通了电,并对损坏的水渠全部修复,及时解决了群众的抗旱难题。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帮扶
工作队积极协调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扶贫工作成员单位,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一是下拨专项党费7.5万元,为南洲庄村新建党群文化活动广场。二是利用“一事一议”形式,争取县财政帮扶资金48.55万元,为4个村安装照明路灯187盏,维修旧路灯46盏。三是协调县水利局投入专项资金80万元,为南辛庄村、西沙堆村新打饮水井两眼,新建蓄水池一座,铺设输水管道5公里,切实解决了两个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南洲庄村引进社会捐赠30万元,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四是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自然资源局为四个帮扶村新打灌溉机井52眼,其中安乐庄村24眼、南辛庄村12眼、西沙堆村15眼、南洲庄村1眼,充分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4个村新增高标准农田6000亩,土地整理项目4000亩,预计2021年再新增6000亩高标准农田、灌溉机井50眼,实现4个村农田灌溉全覆盖。五是工作队在西沙堆村试种有机蔬菜试验田,为农民探索新的增收模式,开辟新的致富途径。六是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重新对每个村集体灌溉井进行分包;充分利用上级财政50万元集体经济帮扶资金,筹划在南洲庄村新建肉羊养殖场,目前正在选址、规划、考察阶段,计划年内实现完工运营。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推动帮扶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探索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八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对4个村“两委”干部队伍进行评估调研工作,为2021年村两委换届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山阴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真正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