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今天的马堡村,街道整洁、环境优雅,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户户联通了水泥路,安装了广播系统,接通了互联网。村里的老党员赵高焕更是激动地介绍说:“这要感谢市法院的扶贫工作队!他们还给村里新建了一口饮水井、铺设了2公里的饮水管道,水流进了家里。我腿脚不利索,原先要爬坡去担水,到了冬天吃水就是生活的一大困难,现在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太高兴了……”
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堡村土地贫瘠,信息闭塞,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村民多以种植胡麻、燕麦、土豆、豆类等小杂粮为主,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为零。2017年,马堡村成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脱贫攻坚包村联系点。市法院驻村工作队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坚持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带领群众克难奋进,真正把帮扶政策和脱贫措施落到实处。
落实金融扶贫。马堡村共有26户产业扶贫人员,符合金融扶贫贷款年龄条件的有25户。但真正有贷款意愿和符合贷款手续的只有8户。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对不敢贷的贫困户帮助分析算账,对年龄边缘、无结婚证件的贫困户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方便,最终为25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完成扶贫贷款,金额为125万元,为产业扶贫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工作队全面落实兜底政策,根据马堡村所有贫困人员分析、了解,对于68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28人全部申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整个申报过程采取公开方式进行,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精准发展产业。工作队对产业扶贫户,逐户分析其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充分尊重本人意愿,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逐步形成了牛、羊、猪养殖产业户和高寒小杂粮种植产业户,做到了所有产业扶贫户都有精准产业扶贫项目。同时积极帮助村里发展小杂粮加工产业,建起一座小杂粮加工厂,使村里的九种优质小杂粮成功包装上市,为村里销售优质农产品收入已达近20万元。还为村集体拖拉机配套了犁、旋耕机、合墒器各一台,为村民购置农机具96台,减轻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突破。根据马堡村的客观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马堡村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发展畜牧的道路,2019年组织土地流转400亩,申请退耕还林600亩,推动成立两个养殖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全村羊存栏800只,牛存栏80头。
夯实基础设施。工作队以提升马堡村基础设施为抓手,坚持目标牵引,修缮了村委会,完善了村委会资料和贫困户档案。坚持问题导向,新建两口饮水井,铺设了2.5公里饮水管道,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维修了村内道路1.5公里,新建道路240米,为近30多户村民铺设了通户路,完全实现了马堡村道路户户通。为村里安装了广播系统,接通了互联网。坚持绿色生态,将村内大部分空地和沿村公路进行绿化,共栽植1.5米松树10000多株,并进行围网保护,村内环境得到明显提高。坚持以点带面,修建了两座公共厕所,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维修和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33套,为每个院落安装了一个庭院灯,硬化村中主要地段,建立起两个活动广场,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特别是今年以来,工作队在协助村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进行了环境大整治,把沿村公路两旁和村里道路两旁全部进行地砖铺装,村中心进行大面积铺装;对村里所有院落进行整治,土院全部铺上砖,共用13万块砖,铺装3000多平方米的地面。并给村里建起洗澡堂,配备了19个垃圾箱,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创造条件。2019年,马堡村被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村”。市法院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表彰为2018年度“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