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沟梁上拔穷根 ——朔州市政协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来源:朔州市新闻中心 作者:洪常中 梁泽仁 发布时间:2020-06-23 10:08 0

走进平鲁区双碾乡雄沟梁村,映入眼帘的是弯曲绵延的水泥路、干净靓丽的村容、错落有致的石头窑……,站在村中,吮吸着清爽伴有土腥味的空气,瞧目连绵起伏、条块分明的庄稼地,看着庄稼地里辛勤耕作的老乡,伴着阵阵狗吠、鸟鸣、鸡啼、牛哞,映着夏日的骄阳,一股乡村乡貌乡情乡愁油然而生,一幅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图跳跃纸上。“我们雄沟梁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多亏了市政协的驻村帮扶”说起雄沟梁村的变化,乡亲们嘴角一扬、喜笑颜开、声声感激。

为群众讲解政策

雄沟梁村位于平鲁区西北部山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不畅,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自驻村帮扶伊始,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扶贫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选派精兵强将,强化基层党建,推动政策落实,抓实驻村帮扶,聚焦村情实际,发挥政协优势,真派真驻真帮真扶,特别是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贾桂梓更是带头担当,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先后20余次深入帮扶村,与驻村工作队、帮扶企业和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协商,共谋脱贫大计,同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全力推动市政协驻村帮扶工作落地落实,合力与雄沟梁人民同心拔穷根。

选派精锐,锻造帮扶尖兵

精准选派干部驻村帮扶,是实施精准脱贫方略的基石,是中央和省、市委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驻村帮扶工作做到好不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选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可以说,驻村帮扶干部选得强不强,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硬仗能否打赢。为此,市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从开展驻村帮扶伊始就高度重视干部选派工作,坚持“因村派人、尽锐出战,精准选派、脱产驻村,严格管理、有效激励”的原则,聚焦雄沟梁村情实际,结合机关干部日常工作、党性观念、人格品行、理论水准、业务能力、熟悉乡村、履职经验、成长阅历等方面,全要素考量,全方位斟酌,全视角择优,切实将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优、担当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历练,锻造帮扶尖兵,先后根据驻村工作需要,推荐选派了一名年轻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机关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切实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同时,市政协党组成员、机关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带头进村入户,坚持每月至少1次深入雄沟梁村,具体指导、协调、保障驻村帮扶工作;此外,专门安排1名副秘书长具体负责、统筹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强化驻村工作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全员住村、全脱产帮扶、“一村一队、一队三人”选派要求,大力支持驻村干部全员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组织关系到村,工作重心在村,全脱产驻村开展帮扶。

党建引领,筑牢帮扶根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抓党建,抓组织建设是建设农村战斗堡垒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出发,市政协驻村工作队紧扣“抓党建、促脱贫”这条主线,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村级组织运行,使村级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村“两委”,强化村级党支部建设,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和走访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寻找致富门路,改善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风貌,切实打造“工作扎实、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赖”的坚强组织。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协助村“两委”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监督、会议制度等,切实构建“按制度议事、靠制度办事”的良好格局。三是强化学习教育。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交纳日、支委会议日等活动为依托,雷动不动坚持每月20日集中学习,及时跟进学习最新理论、惠民政策、乡村振兴等内容,举办理论专题辅导,开展党员互动交流,深入群众宣讲政策,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四是强化日常管理。建立轮班值守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坚持轮流值班,实现办公常态化;建立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村级活动场所,加强日常卫生及设备设施管理,实现管理常态化,有力推进了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了村级组织高效运行,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真帮实扶,下足绣花功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市政协驻村工作队始终秉承初心、牢记嘱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摸穷底、除穷志、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多点发力,精准推动,团结带领雄沟梁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绣花之功”逐一击破同步小康进程中的“拦路虎”。一是解决人畜饮水。雄沟梁村自然条件恶劣,人畜饮水困难,常年靠天吃饭,雨水为主要水源,距离最近的机井也有5华里之多。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区水利部门沟通联系,为村维修大型积雨水窖4座、民用水窖41个,极大地破解了人畜用水困难问题。“他们一来,就解决了我们吃水难的大问题,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谈起驻村工作队,年轻的村主任郭青春赞不绝口。二是改善村容村貌。为改善雄沟梁村人居环境,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工作队积极与乡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启动并实施了村容村貌改造工程,为雄沟梁村栽植松树等各类植被6000株,开展庭院整治14户,新建公共卫生厕所1间,并修建了村道路两旁的围墙;针对雄沟梁村进村道路坡陡弯急,交通不便,改造通村道路2.218公里,并对全村的田间道路进行了彻底整修。三是开展产业帮扶。实施光伏扶贫,为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设施,户年增收3000元。实施绿色扶贫,先后投资10万元,帮助全村群众调运马铃薯优种10万斤,发展马铃薯规模种植250亩,亩增产近1000斤,总产100万斤,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00元左右;投资14万元购置优质土豆籽种、投资6万元购置优质莜麦籽种,力促困难群众复工复产、就业增收。实施养殖扶贫,协调乡政府为贫困户购买肉羊100余只。通过托管养殖方式,每年分红100元/只;实施信贷帮扶,为7户贫困户争取贷款,其中2户以入股企业方式参与分红,户年分红3000余元。四是打造“爱心超市”。利用村集体办公场所建立“爱心超市”,张贴积分兑换商品清单,弘扬“真、善、美”,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村级公益活动,构建“我村有我、我为我村、家园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村风民风,同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做好村民日常积分登记,合理有序做好“爱心超市”商品兑换,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看着日新月异的雄沟梁村,当地干部群众感慨道:“在市政协领导们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真的慢慢实现了,日子也慢慢地好起来了”。

合力攻坚,交出满意答卷

发放化肥

脱贫攻坚是一场政治大考、民生大考,更是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硬仗,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推动。为此,市政协充分借助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发挥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不同的场合,广泛发动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合力打出一套凝心聚力的组合拳,奋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是开展调研活动。市政协主席贾桂梓多次带领相关企业、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政协委员,深入雄沟梁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回访活动,并与村民们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切心宣讲政策,与驻村干部和两委班子共商脱贫良策、现场把脉问诊、协调解决困难,同时鼓励广大政协委员和企业负责人员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开展慰问活动。市政协积极组织机关干部深入雄沟梁村开展“四问三宣一推动”跟踪回访行动、“七一”主题党日、“新春慰问”等活动,访民情、问民需、解民忧,并为贫困人员送去米、面、棉衣、棉被等慰问品,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村民牛青枝动容地说:“共产党太好了,没水,把水给我们送到家门口,没白面,给我们免费发放白面,就差蒸好馍馍送到嘴里了”。三是争取资金帮扶。主动与包扶企业――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安家岭露天煤矿沟通联络,落实企业包扶措施,争取扶持资金7.8万余元,并用于购置春耕化肥500袋,解决了村民春耕备耕难题。四是推销农副产品。主动与政协委员所办的企业、学校食堂和农产品销售中介商联系,千方百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包括土豆、莜面、豆面、猪肉、牛肉等,累计帮助销售土豆10万余斤、牛肉600余斤、猪肉200余斤。“这几名驻村的市政协年轻小伙子真能耐,又是帮扶又是推销,嘘寒问暖,可热情啦”,贫困户郭润娥拉着嗓门、情不自禁地说道。

春节慰问活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如今的雄沟梁旧貌换新颜,党建工作有板有眼,村容村貌逐步改善,道路交通日趋便捷,饮水难题全部解决,惠民政策逐一兑现,帮扶举措掷地有声,集体经济全部破零,民心民风更加朴实,……建设美丽家园正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在市政协的精准帮扶下,雄沟梁人民的日子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