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残疾人托养中心,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为他们提供辅助就业、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等服务,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年关将至,在朔州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大家伙儿又聚在一起忙碌了起来,赶制中国结,由于订单量较多,所以大家在每一个环节上分工合作,一丝不苟。
走进朔州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手工室,红彤彤的颜色和忙碌的身影让人提前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经过缠绕、粘贴等流水作业,一块块喜庆的中国结就制作完成。
李艮花说:“我们这5个人12月份开始做中国结,我们这是刚开始也是做得慢,现在技术做好了,技术熟练了,现在一天能做20个到30个。”
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樊鹏说:“目前,订单集中在大的中国结,类似50尺寸的板结,企业需求的订单比较大。(我们)在寻求道路新的一个突破,希望产品做到多元化,结合市场化去做改进。后续,我们计划在婚庆领域(产品)做一些研发。”
在另一边的呼叫室,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20多名残疾人作为移动运营商的客服人员正在为市民提供业务咨询。蔚进就是其中一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成长为小组的业务能手。
蔚进说:“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他们的考勤、出勤,还有现场的管理,还有每天上线的一些接电话的业务。有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工作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包括从事的这个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锻炼人的。”
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现有托养人员近40名,自食其力是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最显著的标签,除了日常的一些康复训练之外,中心还因人而异规划设置了不同的辅助性就业服务,不仅让一些特殊人群的手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他们掌握一项技能,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
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樊鹏说:“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拓展项目内容,整合更多资源,努力为更多有意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让他们的生活因工作而更加美好。”
记者:祁智民 张智宙 韩雨思 摄影: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