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板,真劲大

——朔州能源保供的内在真功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志斌 纪静 谢俊 李倩 发布时间:2023-03-28 09:14 8 0

朔州,山西房价最低,全国房价倒数第二,人口全省倒数第二,典型的五线城市,可以用“小身板”来形容。在2022年全国能源保供大考中,朔州充分发挥煤炭主体作用,“小身板”却做出了大贡献。

2022年全市累计生产原煤21600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一。煤炭保供产量完成17046万吨,全省排名第一。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量13751万吨,煤矿核增产能770万吨,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能源保供任务。

形容一个人有担当、有魄力,一件事有成效、有亮点,山西北部俗话称之为“真劲大”。朔州的“小身板”可能让人不以为然,能源保供“真劲大”却不免让人惊叹。朔州的劲气来自哪里?且让我们来看它雄浑内力修为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无人之境。

(录音出 朔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我现在是在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区,我身后这些重型卡车,自重超100吨、高度近8米、轮胎直径3.6米、满载重量接近400吨。如今,这些庞然大物已经实现智能无人驾驶,每天行驶200公里,每年运送矿石超百万吨。录音止)

安太堡露天煤矿总面积376平方千米,年产量1533吨,这里是国内首个智慧矿山开发测试基地,建成了我国最早落地的“真无人”“安全员下车”5G+智慧矿山项目。在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南北宽约2公里的矿坑作业面,无人驾驶的卡车—电铲—辅助设备协同编组化运行,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释放先进产能,原煤的产量由过去每天的5.5万吨增加到现在的7万多吨。

(录音出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总工程师邵宾:通过智能赋能提质增效,1月份完成汽运煤25万吨,原煤228万吨,日均铁路外运6列,实现了首月“开门红”。录音止)

(录音出:朔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朔州能源生产的无人之境,代表的是科技与人的全面融合,体现出来的是生产能力的安全高效提升。纵横矿山的钢铁巨兽实现了无人驾驶,深入矿井的安全检测工作,现在也由精巧迷你的机器人来承担重任了。录音止)

在山阴宝山玉井煤业智能化调度中心,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矿井里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进行安全巡检工作。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巡检机器人具有红外热成像、视频分析、音频分析等功能,操作人员在调度中心轻点鼠标,就能调取工作数据,实时调整机器人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录音出 玉井煤业智能化项目负责人万圆:红外线监测的就是防人员闯入、皮带跑偏、皮带温度,一旦人员闯入或者是皮带跑偏了,皮带温度过高,也会及时报警,我们人员会及时处理,这就为我们的煤矿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录音止)

朔州能源保供的第一重境界:无人之境,就是以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提升传统煤矿开采效能。那么,各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设备是如何产生合力效应的?智能化设备又来自哪里?这就要看朔州能源保供的第二重境界:一体之境。

(录音出 朔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杨秀峰:“朔州是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煤电产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90%以上,转型任务非常重。我市把煤矿智能化改造作为转型发展突破口,用数智赋能推进传统产业发展。录音止)

数智赋能,智能聚合,使朔州能源生产、传输、安全等各个环节的智能设备在智慧平台上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在麻家梁煤业,数智赋能让矿山生产焕然一新。

(录音出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麻家梁煤业有限公司机电经理曹晋鹏:围绕矿山智慧大脑综合基础平台、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煤矿大数据、5G技术应用四大方向持续推进,建立统一的集成控制平台,实现矿山“人、机、环”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录音止)

火热的煤炭生产一线,数智赋能一体化生产场景无处不在:

中煤平朔井工三矿综采工作面,国内首台钻机无人值守系统实现了钻机远程遥控钻孔、自动护孔作业;同煤麻家梁煤矿实现了5G入井;龙矿集团大恒煤业有限公司8条主运皮带、6个变电所、3个主水仓实现了自动化远程控制;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实现了掘进机本地操控、近距离无线遥控、远程遥控、定位截割……

数智赋能背后的高端制造产业,现在也由朔州本土企业一手完成,形成了真正的产业长链条。

(录音出 朔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我现在是在山西诺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这些大家伙,就是该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非公路式宽体自卸车。那么此刻,工人师傅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工作,首批生产的5台车辆也即将交付矿区投入使用。录音止)

山西诺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朔州产业实际,先后成功研发了运用于矿山作业的纯电动宽体车、纯电动皮卡车等多个新产品,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及知识产权。

(录音出 山西诺浩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制造中心总监顾为:在承载力方面,可承载105吨的车货总量;在续航能力方面,我们采用了自主开发的连山控制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可以大幅地提升整车续航里程,总电量大大提升,是目前国内较大电池容量的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并且该车采用了双向温度控制技术全天候动力电池系统,轻松应对我国北方矿区高海拔、高寒、高温等气候影响。录音止)

围绕矿山智慧大脑综合基础平台、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煤矿大数据、5G技术应用等主攻方向,朔州能源生产的一体之境已经呈现,能源保供的澎湃力度也得以持续输出。然而,与煤炭生产相伴的,是煤炭伴生固废污染的增长。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就要看朔州煤炭生产的第三重境界:绿色之境。

(录音出 朔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煤炭生产伴生的煤矸石一直是困扰朔州绿色发展的大难题,朔州也由此苦练内功,进行体内循环,将曾经的工业固废,变为了今天的产业支柱。录音止)

记者在位于平鲁区的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煤矸石原料经过工艺制浆、超细研磨、成胶工段、全组份搅拌、高压造球等一系列生产工艺,制作成为石油催化剂前驱体。作为国内首条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线,年可消耗煤矸石2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贡献税收1500万元。

(录音出 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军:该项目的技术是我们和中石化石科院共同研发的,也是咱们煤矸石高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项目,我们这个项目主要就是消化我们朔州地区的煤矸石,把煤矸石做成石油催化剂,就要解决中石化原料紧缺的问题。录音止)

在山西朗格思节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新型高岭土砖料设备的原料也来自煤矸石,具备年处理固废煤矸石10万吨的能力,形成了固废利用全产业链,年产高岭土可达6万吨、陶瓷纤维类制品1万吨,产品远销日本、欧洲以及北美市场。

(录音出 山西朗格思节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芸梓:我们在煅烧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脱硫和脱硝,并且将余热全部投入到了烘干窑的烘干过程之中,使得整条生产(线)和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的节能和环保。录音止)

小身板,真劲大!朔州能源输出的后劲更足!

2023年,朔州加快煤炭绿色开采步伐,华能山阴2×100“上大压小”项目、平鲁区新建300万吨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利用项目、中煤平朔80万吨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持续强化赋能。

煤矸石转化上,朔州深化推进煤系高岭土、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剂等领域技术研发和项目转化,固废垃圾实现七十二变,成为陶瓷、耐火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七大类二百多个产品种类的原材料,形成充满活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记者手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跟着总书记上两会”,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就落实好高质量发展,构建好新发展格局,这样说道:

(录音出全国人大代表吴秀玲:“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转型发展,构建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力充分的产业体系,摆脱对煤炭的过分依赖,实现产业的转型。录音止)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恰恰是在能源保供大考中得到了具体体现。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朔州的“小身板”打通能源生产三重境界,持续输出不竭动力。与此同时,高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煤化工产业……多点产业跟进,为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支柱提供多元支撑与承载,扩大朔州产业转型多极市场优势,昔日“煤都”正在能源保供的时代大考中,既回应当下,也回答未来,既面对压力,也从压力中借力,大步完成向“塞上绿都”的坚定嬗变。

编辑: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