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东方神草”

来源: 作者:王 姣 发布时间:2015-03-01 23:25 585 0

苦荞 “东方神草”

苦荞,产于我国西南及山西晋北高寒山区,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奇特作物。这其中尤以雁门苦荞最为有名。

雁门苦荞,产自山西朔州雁门关一带。这里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海拔高,偏寒,黄沙土质,土壤中富含硒、镁、锌、铁等元素。正是具备了此种优势,其品种最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药食两用粮食。

苦荞有着奇特的医治疗效和神奇的传说。

雁门苦荞,“土四环素”之说

相传在古晋时,有一年,瘟疫流传,吃药无济于事。短短十月,死伤无数。八太子目睹百姓病魔缠身,心如刀割。每日焚香求神佑民,并携民三千,入雁门地带。一天,掌管天庭司药的神农感其诚恳悯农,遂冒死盗来玉帝雁门苦荞仙麦,撒向雁门大地。民众食麦数日,瘟疫不治而愈,百姓得以安康。

相较于雁门苦荞的历史传说,宋朝的“救皇粮”则使雁门苦荞更具有神奇色彩。

相传,宋太宗与杨家将被辽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饥饿难忍,士兵体力消耗殆尽,伤兵满营。正在此时,当地百姓拿出雁门苦荞支援,将士连食数日,太宗体力充盈,将士病况不治而愈,军队战斗力得以恢复。在打败辽军,得胜回朝后,宋太宗御书雁门苦荞为“中国第一荞”,并下令当地将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

正因为雁门苦荞的特殊疗效,使雁门苦荞在当地有了“土四环素”的称谓。

平鲁红山荞,入选国宴

盛产于朔州平鲁的红山荞麦,因含硒量居全国首位而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并多次入选国宴。

荞麦拥有丰富的野生种优质资源,对日照无明显要求,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荞麦中的甜荞,其籽粒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医学古籍《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都记载了其多种药效,譬如“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此外,荞麦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功效,能预防和减轻现代文明病和便秘等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病医学界也早已开始利用荞麦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

苦荞文化延伸,“荞”与“巧”谐音

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由于“荞”与“巧”谐音,这一天,人们大多食荞面圪团,荞面煮饼,荞面窝窝,为的是心灵手巧,也为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

苦荞,“东方神草”,默默生存于高原之地,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但顽强而富有生机,以全身之力,或入药救人,或供人充饥,或祭奠爱情……

闲时,煮上一杯苦荞,品味悠久历史,感受苦色苦香的生活。

小贴士:

七月七,吃荞面。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传说是牛郎和织女通过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这天人们普遍吃捏制食品,为的是心灵手巧。如荞面圪团儿,荞面煮饼,莜面窝窝等。“荞”与“巧”同音,故多食荞面。据说晚上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