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农行朔州市分行始终坚持践行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把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切实优化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99.06亿元,较年初增加13.08亿元。其中法人类较年初净增8.49亿元,个人类较年初净增4.59亿元。该行先后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连续 18年命名为“山西省文明单位”,被朔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支农先进单位”,被农总行授予第四届“全国农行文明单位”,被山西省企业联合会、山西省企业家协会评为2015—2021七个年度“山西省服务业100强企业”。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近年来,农行朔州市分行紧紧围绕总行党委“六维方略”和省分行党委“五字要求”,切实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全行33个营业网点全部建立单独党支部,并建立了党建活动角、活动廊和党员活动阵地,机关16个内设部门均单独设立党支部,制定了党建基础档案目录清单,统一全行党支部工作日志,开展了党建实务工作培训和党支部书记培训,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发挥。积极探索执行有基层行特色的“三会一课”形式,鼓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创新求效,大力开展浅显易懂的“微党课”,将辖内特色网点打造成特色党建标杆支部,充分利用“三线一网格”弘扬正能量和好经验,推进机关各部室党支部挂点帮扶基层支部党建和业务经营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真正做到党建与业务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全方位、立体化落实党建工作各项要求,把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党建工作通过任务目标引导抓具体、抓深入,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党建“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与此同时,该行党委立足干部队伍实际,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原则,完善干部发现、培养、使用、退出机制,疏通人才成长的渠道,搭建干部历练的平台,在全行形成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培养人才不遗余力、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干部梯队合理有序、有为者有位的良好局面。2021年,该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省分行党委的部署与安排,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全行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行上下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优化服务助推经济发展
农行朔州市分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大战略举措,积极参与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支持民营和普惠型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一是靠前做好重大项目金融服务。把做好重大项目金融服务作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接省市两级重大项目工程,筛选中电神头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同煤铁峰、新希望集团7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等贷款项目、朔州市开发区起步区及外部连接道路PPP项目、芮城绿隆光伏项目、右玉华光新能源项目等作为2021年重点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对接联系,一项目一团队,靠前营销靠前服务,拓宽信贷支持渠道,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全年累计为中煤平朔集团、中煤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古城乳业公司等大、中、小微企业发放各类贷款34.65亿元,满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直接融资需求。二是全面推进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全力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有贷客户360户,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3.01亿元,较年初增量6467万元。坚持“线上上户,线下上量”的经营理念,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已形成“线上+线下”组合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体系。通过线下直接调查审批模式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2笔1.28亿元。“微捷贷”贷款余额1.7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516笔2.08亿元;“抵押e贷”贷款余额117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12笔1439万元;“链捷贷”贷款余额45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5笔1450万元。
深耕“三农”支持乡村振兴
农行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多年来,农行朔州市分行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着力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温度的“三农”金融服务。为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主渠道作用,该行对全市“三农”资源市场深入调查,精心绘制生态图谱,全面掌握各县区、乡镇的经济概况、特色产业和金融需求,明确各区域的种植、养殖、特色农业和重点客户,制定了“一县一特色、一乡一模式、一企一对策”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支持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全行紧紧围绕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布局省级战略,牢牢抓住全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有利机遇,立足右玉县的小杂粮加工,怀仁市羔羊养殖和肉类加工,山阴县的乳制品产业链,应县的大棚蔬菜,朔城区的中药材,平鲁区红山荞麦等农产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能人大户、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农行金融服务新亮点。与此同时,积极支持朔州市划定区内的高标准农田、“五小水利”工程等设施项目建设以及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切实助力加快全市优质肉羊、优质玉米、优质奶源、优质牧草、优质杂粮、优质蔬菜等“六大基地”建设。截至2021年末,全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38.56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38.93%,县域贷款较年初增加5.54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增量的42.38%。县域支行贷存比为33.10%,较年初增加1.13个百分点。普惠涉农贷款余额3.45亿元,较年初增加1.24亿元。全年四个县域支行累计为111户法人客户发放贷款23.06亿元,其中通过“微捷贷”产品为小微型企业发放线上信用贷款6753万元,通过“抵押e贷”产品发放小微抵押贷款758万元。怀仁支行为怀仁恒源瓷业有限公司发放抵押贷款980万元,山阴支行为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8710万元。为深入支持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金融对生猪产业客户的支持,在2020年为朔州新好农牧有限公司发放9000万元的基础上,2021年3月又发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1亿元。
持续加强县域服务渠道建设,针对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变化和便捷化支付需求,积极推动“线下业务线上做”,加快各类线上应用场景,以及个人掌银、企业网银、聚合支付等重点产品的普及推广,将便捷支使渠道向农村地区快速延伸。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农户信息建档1436户,移动端建档1335笔,预授信1341户,预授信信用额度3.62亿元,预授信担保额度4.13亿元。全行惠农卡总量25.73万张,农户贷款余额2.03亿元,“惠农e贷”余额1.94亿元。通过农户信息建档撬动金融资产户数1146户,金融资产余额1.32亿元,ETC客户110户,办理信用卡466户,网银1025户,掌银1021户。让偏远地区的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便利,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积极帮扶践行社会责任
农行朔州分行坚持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并重,在实现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帮扶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了负责任国有大行的良好形象。为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服务,该行坚持金融帮扶力度不减,健全巩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加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服务。2021年,山阴、平鲁和应县支行共对4乡镇2464户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细致摸排,在每个行政村和自然村显眼位置张贴公示牌,分类建立登记台账,全面摸清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群体,对有贷款意愿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做到“应贷尽贷”,全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4笔317.5万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26亿元,较年初增加0.45亿元,增幅15.91%。其中法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73亿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0.53亿元。同时,农行朔州分行把消费扶贫纳入扶贫工作总体布局,依托电商平台,发挥公私联动、行司联动作用,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实施联手,将右玉县特色羊肉、小杂粮、亚麻籽油等10家公司50多种产品上线农行扶贫商城,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700余人。同时举办“爱心扶贫一元购活动”,让该行广大手机银行客户办理掌银的同时再扫码参加活动,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使银行、农民、及客户实现了“三赢”。该行驻右玉县牛心乡施官屯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协助村两委搞好农村环境“六乱治理”,对村内道路和村委会院内进行了硬化、美化,植绿、种树,为建设宜居乡村添砖加瓦。针对上级下发重点排查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不到位,群众吃水困难、管理不善等13个方面的问题清单,工作队逐项进行摸底排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全力落实乡政府的工作安排,大力推动低碳发展,对20多户村民进行煤改电取暖改革,发放并安装空调设备。深入27户在村村民家中,通过询问查看分析,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脱贫边缘户、特殊困难户“三类户”,加强脱贫攻坚后续监测。购置中秋、春节物品,对在村村民进行走访慰问,丰富村民节日生活。
农行朔州市分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顺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创新,对标一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砥砺奋进,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谱写农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崭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杨翠山 张雁东 解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