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申请的10万元贷款两天就到账了,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应县小石口种蒜大户张明激动地说。
春季是大蒜施肥、浇水的关键期。但因去年扩大种植规模,导致今年资金格外紧张,他试着向当地农商行申请了10万元的信用贷款,没想到两天到账,解了燃眉之急。
春回大地万物苏,春耕备耕正当时。为抢抓春耕关键时机,人民银行应县支行积极主动靠前“指挥”,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挖农户种植养殖金融需求,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
统筹谋划早部署。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3月3日,应县支行组织金融机构召开春耕备耕部署会,重点部署信贷支农工作,要求辖内金融机构做好春耕备耕生产信贷投放规划,做到资金需求早计划、支农资金早安排,涉农贷款早发放,确保不误农时;指导法人金融机构借用人民银行低成本资金发放的支农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减轻农户负担。为保证持续防控疫情和春耕备耕“两不误”,应县支行引导金融机构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开展春耕备耕生产金融服务需求调查,尽早摸清市场行情和生产形势,制定春耕备耕贷款投放计划,确保金融服务三农有的放矢。
创新方法广宣传。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客户扎堆办理业务,应县支行指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制作线上信贷产品,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广泛宣传,通过电话走访、远程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春耕备耕融资需求及贷款状况,对有信贷需要的客户,合理安排贷款手续办理时间,为客户提供线上信贷服务。同时,指导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客户经理与村委会沟通,加入村民微信群,宣传惠农信贷产品,掌握村民春耕备耕生产所需资金用途和数量,有针对地调整信贷投向,真正把支农工作做深做实。截止目前,已通过线上预约申请办理涉农贷款150笔,30名客户经理加入到45个行政村微信群,扩大信贷产品宣传覆盖面。
金融服务接地气。应县支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建立春耕备耕信贷支农绿色通道,贷款申请、发放手续简化,提高效率,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涉农金融机构建立春耕备耕生产联系点制度,设立支农专柜,构建支农贷款使用台账,确保春耕备耕生产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做好信贷支农工作。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对于信贷老客户,提供业务办理上门服务;对于信用村信用户,实行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优惠;对于偏远乡村群体,加大极速贷、网商贷等线上产品的投放,通过线上金融服务提高农户获贷效率。截至2022年3月末,涉农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类支农卡1.5万张,完成授信9850万元。
量体裁衣出新品。应县支行督导金融机构针对春耕备耕,根据春耕备耕生产季节性特点和各类涉农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推出各种低息卡及多举措支农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兜底保障。比如,应县农业银行在满足农户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推出“惠农e贷”,重点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具等农业生产物资;邮储银行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获取种植经营主体和农资供应商户名单,推出“农担保”、“极速贷”等信贷产品,优先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县农商行打造“线上+线下”综合营销服务模式,线下以“农易贷”、“农企贷”产品为主,线上引导农户申请“兴农快贷”,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向“三农”领域倾斜力度;应县金都村镇银行以支农支小为抓手,运用其建立的客户信息档案精推出“富农贷”、“惠农贷”产品,重点支持农村大棚建设、玉米高粱等粮食收购。截至2022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春耕备耕贷款499笔、金额7771.07万元;各类支农卡1.5万张,完成授信9850万元,有效满足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
通讯员:梁恒山 温军萍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