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您是否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去关注他们了?
很多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母,他们不记得冰箱在哪,厕所在哪,不记得刚刚吃过饭,甚至连家门都不认识。
但是,他们却还记得自己的孩子最爱什么。
是的,他们忘记了很多事情,唯独没有忘记爱你!
所以,我们有理由走进他们!
节日由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1994年在英国爱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的。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AloisAlzheimer)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全世界约有2430万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一半在亚太地区),且每年以460万新增病人速度增长,相当于每7秒钟就增加一位新病例。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老年痴呆人群已达800万以上。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
一般上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隐潜,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慢慢地连远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混乱期
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还有穿衣也很困难,或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 尽管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多,但却非绝对,因为还是有不少老人的智力仍很好。
临床表现:
一、认知功能障碍
在初期近事遗忘首先出现,远期记忆能力也有所下降。
◇失语:言语机能发生障碍,人名和物名呼出困难;
◇失用:尽管不存在运动障碍,但习惯性动作如分别时手的挥动、调理动作、穿衣、绘画等均不能很好完成;
◇失认:虽然无感觉障碍,但可出现各种触觉、听觉、视觉和体像失认症;
◇高级皮层功能障碍:工作能力下降,稍微复杂便不能完成。
二、认知功能障碍所伴随的精神症状
◇定向力障碍:关于时间、地点及人物的定向力障碍;
◇徘徊与多动:外出无目的的游荡,迷路不归;
◇妄想:将现实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地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一种形象,并坚信不疑,无法说服;
◇幻觉:出现幻视、幻嗅、幻听等;
◇昼夜节律障碍:表现为睡眠倒错,白天嗜睡,夜间兴奋不眠,到处乱走,吵闹不安; ◇谵妄:出现一过性脑机能急剧下降,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三、情感障碍
◇抑郁:多在本病的早期出现。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言语动作减少等; ◇欣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无兴趣,但自我有幸福愉快的内心体验;
◇情感失衡:与血管性痴呆比较,哭笑异常少见,但悲观流泪症状多见;
◇攻击性:多在初期或中期出现,这也是家庭护理的难点之一;
◇不安:对未来的事情诉说不安。严重不安时可出现恐怖感;
◇焦燥: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绝望。
小编寄语:
虽然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会不断失去一生积累的记忆、一生习得的能力,但他们并不会失去感受爱的能力。他们依然会有快乐和悲伤,依然希望去爱和被爱,也同样需要一个有尊严的晚年。
我们做儿女的,要经常与老人进行有实质性内容的交流,比如你可以
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同翻翻老照片;
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次记忆健康测试;
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探讨一些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老人们也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太极拳、散步、跳舞等;或者打扑克、麻将等益智类游戏,也可起到健脑的作用,但需注意时间安排哦,不要过度劳累,保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