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非遗文化 共扬地方文明硕果

来源:朔州新闻 发布时间:2022-07-05 18:13 187 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最能够体现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对于朔州来说,大秧歌、道情、剪纸、炕围画这些极具本地特色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朔州人民的精神财富。

去年9月正式开馆的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是朔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在这个14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朔风朔韵、技艺朔州、美味朔州等五部分展区,分别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还原等方式,以点带面地呈现了朔州非遗文化的脉络和发展轨迹。

同期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雷晓美:比如有咱们的传统戏曲、儿童游艺,还有一些民间美食,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民俗等,比如咱们这个炕围画,最常见的这个炕围画,还有剪纸,都是以当地的民俗原生态制作的实物。】

整个展馆以朔州古民居为总体风格,以原生态风格进行装饰造型,共征集非遗项目实物展品500余件、图片资料1000余件,件件都凝聚了祖辈的创造能力和无穷智慧。

同期市文化局文物科 科长 曹文明:把我市一些优秀的非遗项目集中展出,让市民免费参观,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进一步唤醒人们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曹文明介绍说,朔州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种类纷繁,艺术风格鲜明,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曲艺、民俗、剪纸等多类,可谓异彩纷呈。

同期 市文化局文物科 科长 曹文明: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国家级5项,省级13项、市级151项、县级93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名、省级8名、市级93名、县级203名。】

为了让这些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宝贵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部门还将多措并举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同期 市文化局文物科 科长 曹文明:在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制作展板、发放宣传进行宣传。依托乡镇文化站,结合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收集整理一些未被发现的非遗项目,做好非遗保护,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守护好人们的精神家园。】(记者:丰慧   杨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