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一心植树绿家园
新中国初期,革命军人李春转业回村,21年间,带领村民们先后在右玉马莲滩村的南梁、后梁等地营造大片林3500亩,在村前屋后、道路两旁栽植零星树五万余株,绿化大渠3公里,治理东沟、大山沟、鸡沟三条沟面积500余亩,为全村林业发展、为集体经济的壮大做出了显著贡献。
在带领村民们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前,李春和村干部首先对村里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勘查,作出了长远规划,并就如何组织实施、保证质量、检查数量等指派专人负责,每天开好总结会,提升大家的植树积极性。在义务植树的20多年里,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5点多就起床,布衣挂破一身又一身,胶鞋穿坏一双又一双。有时候看见他的衣服又脏又破,村民们就劝他换一换,他却说没必要,只要不影响劳动就行。雨季他植树造林,旱季他护林防火,一天要走十几公里的路,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从不计较名利与金钱,只是默默守护着这片绿色。村民们经常说:“老书记除了植树造林啥也能放下,一心只想植树绿家园”。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杨广春:绿化荒滩“新愚公”
在应县下马峪乡马岚口村的翠微山下,有个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十多年时间坚持不懈绿化荒滩的“新愚公”,他就是已经78岁高龄的杨广春。
杨广春是应县杏寨乡人,退休前是因战致残转业到大同经委的一名机关干部。在一次回乡探亲的途中,他目睹了马岚口沙滩的荒凉和环境的恶劣后,萌发了治理荒滩的想法。
2005年,已经退休的杨广春和下马峪乡马岚口村委会签订了40年治理160亩荒滩地的承包合同,开始了治理马岚口沙滩的艰难之旅。但是在荒滩上种树,远比他想象中难得多。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杨广春用汗水和勤劳浇灌出一片片绿荫,累计种植杨树3000多株,各种松柏树3000多株,各类果树一万多株,让昔日光秃秃的荒滩变成了风景宜人的绿洲。而年近八十的杨广春不改初衷,依然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植树造林、绿化山川,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
(记者:孟志龙 任振国 应县站)